出自《題都城南莊》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紅?!?br>題都城南莊
【唐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譯文
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里,姑娘臉龐,相映鮮艷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fēng)之中。
============
望采納^_^
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笑春笑春風(fēng)這句詩實際上是出自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全詩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這首詩其實寫的內(nèi)容非常的簡單,表達(dá)的意思也比較淺顯,通俗易懂,平白如畫,但他的出名卻遠(yuǎn)遠(yuǎn)不止這么簡單,不僅是因為它所飽含的深情,作者用極細(xì)的筆畫描繪出一幅睹物思人的場景和對過去場面的留戀,不舍遺憾之情,更在于這首詩的背后有一個動人的凄美的愛情故事,久久傳唱。
相關(guān)介紹
相傳,有一天崔護出城郊游,在外出游玩的途中,非常的口渴,但苦于沒有茶館歇腳,但是在這時他看到了城南有一處別院,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在桃花掩映下,一座小房子隱隱約約的出現(xiàn)。于是作者便來到這戶人里借水,在他敲開門以后,發(fā)現(xiàn)這戶人家的一位妙齡少女,便對這位少女一見傾心,一見鐘情。
苦于只有一面之緣,后來崔護回京以后變?nèi)杖找挂顾寄钸@個女生,后來崔護再次出去郊游的時候,又路過了這戶人家,他想進去看那個女孩,于是便敲門,但是敲了很久,家中也沒有人應(yīng)答,于是便在門上題了,這首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遺憾之情和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更為神奇的是,機緣巧合之下,崔護再次來到了這戶人家,聽到家中老伯在哭泣,便急忙詢問是怎么回事。老伯說是因為自己的女兒看到門上的詩以后內(nèi)心悲痛,對這次錯過十分難過得了相思病,身體每況愈下。崔護急忙到房中,看這位姑娘,姑娘仿佛知道崔護的到來,便蘇醒了過來,兩人歷經(jīng)周折和磨難,再次相見,情根深種,于是便發(fā)展出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一、出自:《題都城南莊》
二、擴展知識:
1、原詞欣賞: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2、作品簡介:《題都城南莊》是唐代詩人崔護的作品,載于《全唐詩》卷三百六十八。這首詩設(shè)置了兩個場景,“尋春遇艷”與“重尋不遇”,雖然場景相同,卻是物是人非。開頭兩句追憶“去年今日”的情景,先點出時間和地點,接著描寫佳人,以“桃花”的紅艷烘托“人面”之美;結(jié)尾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與“去年今日”有同有異,有續(xù)有斷,桃花依舊,人面不見。兩個場景的映照,曲折地表達(dá)出詩人的無限悵惘之情。此詩膾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二句流傳甚廣。
3、作者簡介:崔護(772 — 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生平事跡不詳,唐代詩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廣南節(jié)度使。其詩詩風(fēng)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度圃姟反嬖娏祝允羌炎?,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jīng)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所謂一詩定詩名,崔護也以這一首詩,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6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荀子名言·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