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

      唐宋八大家·伶官傳序

      大道家園 2023-07-18 08:51:49

      伶官傳序

      伶官傳序

      【原文】

      嗚呼

      !盛衰之理
      ,雖曰天命[12]
      ,豈非人事哉
      !原[13]莊宗[14]之所以得天下
      ,與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15]之將終也

      ,以三矢[16]賜莊宗而告之曰:“梁[17]
      ,吾仇也
      ;燕王[18],吾所立
      ,契丹[19]與吾約為兄弟
      ,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
      ,吾遺恨也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莊宗受而藏之于廟[20]
      。其后用兵,則遣從事[21]以一少牢[22]告廟
      ,請其矢
      ,盛以錦囊,負而前驅
      ,及[23]凱旋而納[24]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25],函[26]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廟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及仇讎[27]已滅
      ,天下已定,一夫夜呼
      ,亂者四應
      ,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君臣相顧
      ,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
      ,泣下沾襟[28]
      ,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29]本[30]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書》[31]曰:“滿招損

      ,謙得益[32]?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睉n勞可以興國
      ,逸豫[33]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
      ,舉[34]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及其衰也
      ,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35]
      ,為天下笑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36],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豈獨伶人也哉
      !作《伶官傳》。

      【注釋】

      [12]天命:天的意志

      [13]原:推究

      ,探究原因。

      [14]莊宗:后唐莊宗李存勖

      ,晉王李克用之子

      [15]晉王:李克用,本姓朱邪

      ,因其父朱邪赤心有功于唐而賜姓李
      。李克用因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有功而被封為晉王。后李存勖滅后梁稱帝
      ,建立后唐
      ,追謚李克用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16]矢:箭

      [17]梁:指后梁,太祖朱溫原是黃巢起義的將領

      ,后降唐
      ,賜名全忠,封梁王
      ,再后篡唐稱帝
      ,建立后梁
      。他曾企圖謀害李克用,與其屢相攻伐
      ,結仇很深

      [18]燕王:指燕王劉守光的父親劉恭仁。李克用曾向唐朝保薦劉恭仁為盧龍節(jié)度使

      ,但后來劉恭仁不聽朝廷的指揮而投靠朱溫
      ,依附于后梁。公元909年
      ,朱全忠封其子劉守光為燕王
      ,后又自稱大燕皇帝。這里把劉恭仁也稱為燕王

      [19]契丹:后稱遼

      ,我國北方的一個游牧部落。公元907年
      ,李克用曾與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拜為兄弟
      ,結成軍事同盟,約定聯(lián)合滅梁
      。后耶律阿保機違約
      ,與梁合兵攻打李克用。

      [20]廟:太廟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

      [21]從事:屬官。

      [22]少牢:祭品

      。牢
      ,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
      ,牛
      、羊、豬各一稱太牢
      ,只有羊
      、豬而無牛,稱少牢

      [23]及:等到。

      [24]納:歸還

      ,放回

      [25]組:繩子。

      [26]函:木盒

      ,木匣
      ,此處作動詞
      ,用木匣裝。

      [27]仇讎(chóu):仇敵

      [28]一夫夜呼:李存勖即位后

      ,耽于游樂,重用伶人和宦官
      ,殺害忠臣
      ,內部離心叛亂。公元926年
      ,李存勖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
      ,殺害大臣郭崇韜,一時間人心騷亂
      ,貝州軍人皇甫暉勾結黨羽作亂
      ,攻入鄴都。李存勖派養(yǎng)子李嗣源前往鎮(zhèn)壓
      ,不料李嗣源反被部下推為皇帝
      ,聯(lián)合鄴都亂兵,向后唐京都洛陽進軍
      。李存勖倉皇率軍鎮(zhèn)壓
      ,到達萬勝鎮(zhèn),聽說大梁已被李嗣源占領
      ,被迫折回
      。歸途中,隨從部將元行欽等百余人均截發(fā)置地
      ,誓死以報
      ,相與號泣。

      [29]抑:或

      [30]本:推本

      ,考究原因。

      [31]《書》:指《尚書》

      ,儒家五經(jīng)之一

      [32]滿招損,謙得益:自滿就要遭到損失

      ,謙遜便能得到益處
      。見于《尚書·大禹謨》。

      [33]逸豫:安逸享樂

      [34]舉:全部

      [35]數(shù)十伶人:莊宗李存勖滅梁后,驕傲自滿

      ,縱情聲色
      ,寵信伶人
      、宦官,甚至讓他們參與朝政
      ,掌握兵權
      。公元926年,禁衛(wèi)軍頭領郭從謙趁李嗣源兵反叛之際
      ,率兵攻入皇宮
      ,李存勖被亂箭射死。后李嗣源即位
      ,為后唐明宗
      。由于李嗣源是李克用養(yǎng)子而并無血緣關系,因此等于換了朝代
      ,所以說“國滅”

      [36]忽微:忽,寸之十萬分之一

      ;微
      ,寸之百萬分之一,這里指及其細小的事物

      【譯文】

      !盛衰的道理,雖然有人說是天命決定的
      ,難道說不是人為的結果嗎
      ?推究莊宗所以取得天下與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

      世人傳說晉王李克用臨死時

      ,把三枝箭賜給莊宗,并告訴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
      ,燕王是我推立的
      ,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后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
      。交給你三枝箭,你切莫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志向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鼻f宗受箭收藏在祖廟。以后莊宗每次出兵打仗
      ,便派手下隨從的官員
      ,用一豬一羊去祭告祖先,從宗廟里恭敬地取出箭來
      ,裝在漂亮的絲織口袋里
      ,使人背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
      ,仍舊把箭收進宗廟

      當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

      ,走進祖廟
      ,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座前,告訴他生前報仇的志向已經(jīng)完成時
      ,他那神情氣慨
      ,是多么威風!等到仇敵已經(jīng)消滅
      ,天下已經(jīng)安定
      ,一人在夜里發(fā)難,作亂的人四面響應
      ,莊宗慌慌張張出兵東進
      ,還沒見到亂賊,部下的兵士就紛紛逃散
      ,君臣們你看著我
      ,我看著你,不知到哪里去好
      ,以至于剪下頭發(fā)來對天發(fā)誓
      ,抱頭痛哭,眼淚沾濕衣襟的可憐地步
      ,是多么衰敗的景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y道說是因為取得天下難
      ,而失去天下容易嗎
      ?推究他成功失敗的原因,或許都是由于人事吧

      《尚書》上說:“自滿會招來損害

      ,謙虛能得到益處?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睉n慮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
      ,安逸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
      ,當莊宗興盛時,普天下的豪杰
      ,沒有誰能和他相爭
      ;到他衰敗時
      ,數(shù)十個樂官就足以把他困住,最后落得身死國滅
      ,被天下人恥笑的下場
      。禍患常常是由一點一滴極細小的錯誤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
      ,也多半沉溺于某種愛好之中
      ,受其迷惑而陷于困窮,難道僅僅只是溺愛伶人才有這種壞結果嗎
      ?出于上述原因
      ,我作了《伶官傳》。

      【解析】

      本文是歐陽修撰著的《新五代史·伶官傳》的序文

      。歐陽修不僅勤于文學
      ,也躬耕史學,《五代史》便是他潛心總結的古往歷史經(jīng)驗
      ,以供當朝者戒鑒
      。《伶官傳》記敘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
      、史彥瓊
      、郭從謙等人亂政誤國的史實。這篇序并未直接寫這些事情
      ,而是寫后唐莊宗的盛衰成敗
      。文章觀點明確,論題突出
      ,說理有力
      ,條理分明,清人沈德潛更是評論本文:“抑揚頓挫
      ,得《史記》神髓
      ,《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文章首先開門見山地提出論點,表明對“盛衰之理”的重視

      ,同時用一“原”字推究原因
      ,引出文章主要論據(jù),接著引史評史
      ,就史論事
      ,在真實記述的基礎上加以客觀的分析評論,并從中引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
      。同時為加強文章的說理性
      ,在最后一段又舉出今昔對比的例子,推出“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
      ,進一步加強了文章的思想性。

      此外

      ,本文的語言之工精也值得推崇。為突出“憂勞”與“逸豫”的對比
      ,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的詞句
      ,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
      、“興”和“亡”
      、“成”和“敗”等。本文還比較多用轉折句
      、疑問句和感嘆句
      。轉折句使語氣委婉,疑問句給讀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
      ,感嘆句更是直接地表露感情
      。能夠把說理文寫得頗有情味,也難怪文章得此盛贊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 rel="prev"> 桃花依舊全詩下一句,“桃花依舊”的下···

      相關文章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桃花運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熱情的手
      ,顫抖地摸索著戀愛
      ,在溫暖的海水的空氣里。但這是徒然的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
      、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
      ,一路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