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題峽山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李翱:題峽山寺
李翱
翱為兒童時
于靈鷲寺時
乃知物之全能
元和四年
從開篇至“有以然也”為第一段
從“于靈鷲寺時”至“無所潭”為第二段
從“乃知物之全能”至篇末為第三段。作者從諸名山均各有“所不足”出發(fā)
這是一篇山水評議文章,不同于一般的寫景的游記作品
。作者遍游江南名山之后,在這篇題記中,用簡潔扼要的文筆,恰當中肯地評述諸山之不足,很有見地。并從山水之難全,引出議論;從“交友擇人”,進而深入到治理國家的道理。引伸轉(zhuǎn)圜,契合天然,毫無榫隙李翱的題峽山寺的譯文我童年時,聽游山的人談?wù)搷{山寺沒有別處能和它相比
題峽山寺文言文闡述了什么哲理
?《題峽山寺》作者李翱,是韓愈弟子,其文學主張與韓愈相近,提倡文以明道,反對空洞無物。這在本文中得到體現(xiàn)。作者由名山之不足聯(lián)想到郊游哲人不能全責備,并進而提出:用人治國要取長去短則天下不難治平的哲理。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7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