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富仁
魯迅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jīng)]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然而現(xiàn)在卻非常之藍,閃閃地映著幾十個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現(xiàn)出微笑,似乎自以為大有深意,而將繁霜灑在我的園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們叫他們什么名字。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xiàn)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
棗樹,他們簡直落盡了葉子。先前,還有一兩個孩子來打他們別人打剩的棗子,現(xiàn)在是一個也不剩了,連葉子也落盡了。他知道小粉紅花的夢,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葉的夢,春后還是秋。他簡直落盡葉子,單剩干子,然而脫了當(dāng)初滿樹是果實和葉子時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幾枝還低亞著,護定他從打棗的竿梢所得的皮傷,而最直最長的幾枝,卻已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閃閃地鬼映眼;直刺著天空中圓滿的月亮,使月亮窘得發(fā)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藍,不安了,仿佛想離去人間,避開棗樹,只將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東邊去了。而一無所有的干子,卻仍然默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樣地?著許多蠱惑的眼睛。
哇的一聲,夜游的惡鳥飛過了。
我忽然而聽到夜半的笑聲,吃吃地,似乎不愿意驚動睡著的人,然而四圍的空氣都應(yīng)和著笑。夜半,沒有別的人,我即刻聽出這聲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這笑聲所驅(qū)逐,回進自己的房。燈火的帶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響,還有許多小飛蟲亂撞。不多久,幾個進來了,許是從窗紙的破孔進來的。他們一進來,又在玻璃的燈罩上撞得丁丁地響。一個從上面撞進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為這火是真的。兩三個卻休息在燈的紙罩上喘氣。那罩是昨晚新?lián)Q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
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在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
我打一個呵欠,點起一支紙煙,噴出煙來,對著燈默默地敬奠這些蒼翠精致的英雄們。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在散文詩《秋夜》里,魯迅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特而又充滿神秘意味的意象世界,但這個意象世界卻是對魯迅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的一個象征。
這個世界黑暗而寒冷,但它卻故意造作出一種神秘莫測的模樣。它的天空“奇怪而高”,幾十個星星?著狡獪的小眼,嘴角上浮現(xiàn)著“自以為大有深意”的微笑。它有一種蠱惑人的力量,把它的寒冷和黑暗掩蓋在一種神秘莫測的氛圍中。
“粉紅花”是這個寒冷秋夜中的一些弱小生命,她們在寒冷中瑟縮,沒有反抗秋夜的勇氣和力量。她們只做著一些未來的美的夢,夢著“春的到來”。春的夢溫暖著她們的心靈,使她們在寒冷中獲得一點心靈的慰藉,但卻不能根本上改變自己現(xiàn)在的生存狀態(tài)。虛幻的夢想使她們露出一點慘笑,但她們在慘笑時仍然瑟縮著,“顏色凍得紅慘慘的”。
“瘦的詩人”與“粉紅花”是形影相吊的一對。他們同樣是弱小的生命,并且對“粉紅花”抱著同病相憐式的同情:“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由這同情,他們不忍破壞“粉紅花”們的美好的夢,并且為這夢描繪出一幅誘人的圖景。他們不敢正視現(xiàn)實的黑暗和寒冷,不想解決如何向黑暗與寒冷的現(xiàn)實斗爭的問題,只虛幻地夢著未來,以未來的光明溫存粉紅花的心的寒冷。
“小飛蟲”是可愛的。他們向往光明、追求光明,但它們自身卻并沒有與火焰共存的素質(zhì)。他們天真地向火焰飛去,丁丁地撞著燈的玻璃罩,但一當(dāng)真地飛近火焰,他們便馬上被火焰燒焦了。這是一些具有美好心靈但卻意志薄弱、柔嫩無知的青年,他們向往光明,但卻同樣經(jīng)不住真正光明的烈焰。
這些生命都是柔弱的,美艷、玲瓏但卻既不能抗拒黑暗,也不能適應(yīng)于光明。
魯迅贊美的是棗樹。
棗樹沒有粉紅花的嬌美,也沒有小飛蟲的輕盈天真。它孤獨、精赤裸裸,“落盡葉子,單剩干子”,一幅蒼涼景象,身上還帶有打棗者所加于它的皮傷。但是,在這個世界里卻只有它昂然直立,將精赤蒼勁的枝干直伸出去。秋夜剝奪了他的果實和葉子,他已經(jīng)無所負(fù)累,無所顧忌,他更加自由地伸展,更加輕松地戰(zhàn)斗?!八佬》奂t花的夢”,知道這些弱小的生命怎樣用幻想和未來溫存自己寒冷的心,知道他們用什么邏輯把未來想象得很美麗、很愜意,以達到撫慰自己的目的。但他卻不做這樣的夢,不屑于做這樣的夢。他敢于正視現(xiàn)實的黑暗和寒冷,敢于向秋夜抗?fàn)?。他永不屈服,永不自欺,他了解黑暗和寒冷的沉重,把現(xiàn)實的斗爭視為自己唯一的使命。
只有棗樹,令“奇怪而高的天空”感到震驚,感到恐慌,破壞了它的統(tǒng)治者的安寧。那點綴著秋夜的月亮,那使黑暗顯得光明、使寒冷帶有溫存、使秋夜具有美麗完滿外表的月亮,困窘得臉色發(fā)白了。
棗樹是昂揚的生命力的象征,是永不屈服的生命意志的體現(xiàn)。
棗樹是魯迅內(nèi)在心靈和精神的物化形式。
正視黑暗、立足現(xiàn)實、永不屈服、敢于抗?fàn)帯@便是棗樹的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8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魯迅《秋夜》抒情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