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世界
中國的學者們,多以為各種智識,一定出于圣賢,或者至少是學者之口;連火和草藥的發(fā)明應用,也和民眾無緣,全由古圣王一手包辦:燧人氏,神農(nóng)氏。所以,有人以為“一若各種智識,必出諸動物之口,斯亦奇矣”,是毫不足奇的。
況且,“出諸動物之口”的智識,在我們中國,也常常不是真智識。天氣熱得要命,窗門都打開了,裝著無線電播音機的人家,便都把音波放到街頭,“與民同樂”。咿咿唉唉,唱呀唱呀。外國我不知道,中國的播音,竟是從早到夜,都有戲唱的,它一會兒尖,一會兒沙,只要你愿意,簡直能夠使你耳根沒有一刻清凈。同時開了風扇,吃著冰淇淋,不但和“水位大漲”“早象已成”之處毫不相干,就是和窗外流著油汗,整天在掙扎過活的人們的地方,也完全是兩個世界。
我在咿咿唉唉的曼聲高唱中,忽然記得了法國詩人拉芳丁的有名的寓言:《知了和螞蟻》。也是這樣的火一般的太陽的夏天,螞蟻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卻在枝頭高吟,一面還笑螞蟻俗。然而秋風來了,涼森森的一天比一天涼,這時知了無衣無食,變了小癟三,卻給早有準備的螞蟻教訓了一頓。這是我在小學校“受教育”的時候,先生講給我聽的。我那時好像很感動至今有時還記得。
但是,雖然記得,卻又因了“畢業(yè)即失業(yè)”的教訓,意見和螞蟻已經(jīng)很不同。秋風是不久就來的,也自然一天涼比一天,然而那時無衣無食的,恐怕倒正是現(xiàn)在的流著油汗的人們;洋房的周圍固然靜寂了,但那是關緊了窗門,連音波一同留住了火爐的暖氣,遙想那里面,大約總依舊是咿咿唉唉,《謝謝毛毛雨》。
“出諸動物之口”的智識,在我們中國豈不是往往不適用的么?
中國自有中國的圣賢和學者?!皠谛恼咧稳?,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去聲)人,治人者食于人”,說得多么簡截明白。如果先生早將這教給我,我也不至于有上面的那些感想,多費紙筆了。這也就是中國人非讀中國古書不可的一個好證據(jù)罷。
七月八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7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