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戰(zhàn)國策·新婦言失早晚之時(衛(wèi)策)》原文鑒賞《先秦散文·戰(zhàn)國策·新婦言失早晚之時(衛(wèi)策)》原文鑒賞
衛(wèi)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①,誰馬也?”御曰②:“借之。”新婦謂仆曰:“拊驂③,無笞服④?!避囍灵T,扶⑤,教送母⑥:“滅灶,將失火。”入室見臼,曰:“徒之牖下⑦。妨往來者?!敝魅诵χ?/p>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⑧,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時失也⑨。
【注釋】 ①驂(can,音參)馬:兩邊拉幫套的馬。 ②御:趕車的人。 ③拊(fu,音府):保護。 ④笞(chi,音吃):鞭打。服,車轅正中拉車的馬。 ⑤扶:被扶下車。 ⑥送母,新婦的伴娘。⑦徒(xi,音洗):遷,移。牖(you,音友)。窗。 ⑧要言:重要的話。 ⑨蚤:通“早”。
【今譯】 衛(wèi)國有個人娶新媳婦。新媳婦一上車就問道:“這幫套,是誰家的馬呀?”趕車的答道:“借的?!毙孪眿D聽了,對這個趕車的仆人說道:“要好好愛護這幫套,也不要用鞭子抽打轅馬。”車子來到夫家門前,別人剛把她扶下車,她就教導伴娘:“把灶膛里的火滅掉,要不會失火的?!边M屋時看到一個石臼,她又說道:“把它搬到窗戶下面去,不然妨礙來往走路。”夫家的人聽了都暗暗地笑話她。
這三句話,都不無道理,然而不免被人譏笑,是因為她話說得不是時候啊。
【集評】 清·儲欣《國策選》:“言理直通于易。”
清·張星徵《國策評林》:“靈丹一粒,瓣香故在柳河東?!庇衷疲骸爱攲W他減字法,此曾弗人所謂古人之文如縮地?!?/p>
【總案】 本文所敘的故事,與《呂氏春秋·不屈》中惠子所言的新婦故事仿佛,足見它在戰(zhàn)國時代流傳甚廣。故事中的新婦剛過婆家的門,便禁不住對所見諸事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結果招致了婆家人的笑話。她所說的“拊驂”、“滅灶”、“徒臼”三事,并非不是“要言”,甚至可以說她治家有方,用心周到。然而以當時的陳規(guī)舊俗來衡量,她卻委實有些太饒舌了。文章通過這個故事啟示人們:說話要講究場合,看準時機。注意身分,否則正確的意見也收不到好的效果。以淺顯的寓言或故事說明深刻的道理,這是《戰(zhàn)國策》一書的重要藝術特色之一,本文所述即可見其一斑。
《先秦散文·戰(zhàn)國策·新婦言失早晚之時(衛(wèi)策)》原文鑒賞 《先秦散文·戰(zhàn)國策·新婦言失早晚之時(衛(wèi)策)》原文鑒賞
衛(wèi)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①,誰馬也?”御曰②:“借之。”新婦謂仆曰:“拊驂③,無笞服④。”車至門,扶⑤,教送母⑥:“滅灶,將失火?!比胧乙娋?,曰:“徒之牖下⑦。妨往來者?!敝魅诵χ?/p>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⑧,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時失也⑨。
【注釋】 ①驂(can,音參)馬:兩邊拉幫套的馬。 ②御:趕車的人。 ③拊(fu,音府):保護。 ④笞(chi,音吃):鞭打。服,車轅正中拉車的馬。 ⑤扶:被扶下車。 ⑥送母,新婦的伴娘。⑦徒(xi,音洗):遷,移。牖(you,音友)。窗。 ⑧要言:重要的話。 ⑨蚤:通“早”。
【今譯】 衛(wèi)國有個人娶新媳婦。新媳婦一上車就問道:“這幫套,是誰家的馬呀?”趕車的答道:“借的?!毙孪眿D聽了,對這個趕車的仆人說道:“要好好愛護這幫套,也不要用鞭子抽打轅馬?!避囎觼淼椒蚣议T前,別人剛把她扶下車,她就教導伴娘:“把灶膛里的火滅掉,要不會失火的?!边M屋時看到一個石臼,她又說道:“把它搬到窗戶下面去,不然妨礙來往走路?!狈蚣业娜寺犃硕及蛋档匦υ捤?。
這三句話,都不無道理,然而不免被人譏笑,是因為她話說得不是時候啊。
【集評】 清·儲欣《國策選》:“言理直通于易?!?/p>
清·張星徵《國策評林》:“靈丹一粒,瓣香故在柳河東。”又云:“當學他減字法,此曾弗人所謂古人之文如縮地?!?/p>
【總案】 本文所敘的故事,與《呂氏春秋·不屈》中惠子所言的新婦故事仿佛,足見它在戰(zhàn)國時代流傳甚廣。故事中的新婦剛過婆家的門,便禁不住對所見諸事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結果招致了婆家人的笑話。她所說的“拊驂”、“滅灶”、“徒臼”三事,并非不是“要言”,甚至可以說她治家有方,用心周到。然而以當時的陳規(guī)舊俗來衡量,她卻委實有些太饒舌了。文章通過這個故事啟示人們:說話要講究場合,看準時機。注意身分,否則正確的意見也收不到好的效果。以淺顯的寓言或故事說明深刻的道理,這是《戰(zhàn)國策》一書的重要藝術特色之一,本文所述即可見其一斑。
文言文《衛(wèi)人迎新婦》原文翻譯以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衛(wèi)人迎新婦》原文翻譯以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衛(wèi)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新婦謂仆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滅灶,將失火?!比胧?,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蚤晚之時失也。
出處
此文為典故,出自《戰(zhàn)國策·宋衛(wèi)策》
注釋
(1)衛(wèi):國名。
(2)新婦:新娘。
(3)御:名詞,車夫。
(4)拊(fu):敲,打。
(5)笞(chi):用竹板、荊條打。
(6) 蚤:通“早”
(7 妨:阻擋
譯文
衛(wèi)國有人迎娶新娘,新娘上車后,就問:“兩邊拉套的馬是誰家的馬?”車夫說:“借來的。”新娘對仆人說:“鞭打兩邊拉套的馬,中間駕轅的馬也跑,可以免受鞭打之苦?!避嚨搅诵吕杉议T口,扶新娘下車時,她又對送新娘的老婦說:“把灶火滅了,以防失火。”
進了新房,看見舂米的左臼,說:“把它搬到窗戶下面,免得妨礙室內往來的人。”主人覺得她可笑。
新娘這幾次說的話,都是切中要害的話,然而不免被人笑話,這是因為新娘剛過門,就說這些,失之過早了。
評析
新媳婦話雖要緊,但她只是一個正在過門的.新人,根本沒有對他人指手畫腳、處處逞能的資格,也沒有指點他人的話語權。所以她說的話不僅別人不聽,而且會遭到人們的恥笑。話不擇時、不合時宜,就會顯得膚淺、幼稚和不穩(wěn)重。話從口出,但口是由大腦來控制的。話不擇時的根本原因是個性中的逞能、虛榮和對人情的無知造成的。所以我們切忌說話脫口而出,在說話之前一定要仔細考量一番,免得引起他人的反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0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