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晨起,拉開窗簾,一下子呼出聲來:下雪了!
節(jié)氣“大雪”真的喚來了雪花。雪來得無聲無息,悄然覆蓋了一切,天地間只剩下一種顏色。抓起相機下樓,靴子踩在雪地上,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脆響,這響聲,也是潔凈的。
路旁,女貞樹的橫枝和斜向上的枝條上,都掛著冰雪,葉子上,鋪了一指厚的白雪,立面沿葉緣,現(xiàn)出好看的一彎彎圓弧,像一個個葉形的小雪糕。女貞紫黑的漿果,在白雪的點綴下,儼然一嘟嚕一嘟嚕袖珍葡萄,閃爍著黯淡的光。
雪花是個魔術(shù)師,原本不起眼的植物,因了雪都變得好看起來。玉樹瓊枝,說的,就是大雪后的一棵棵樹吧。我一邊用鏡頭對準樹的枝葉,一邊這么想。詩人高駢,也是這么想的:“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罩械娘w鳥,沒準也這么想。丁香、榅桲、苦楝、銀杏、欒樹,出現(xiàn)在鏡頭里的樹樹瓊枝,很是驚艷。遠景近景,嫣然如畫。
不遠處,一排柿樹,正展示樹與鳥之間的溫情。藍天、白雪、黑枝、紅果,是繪畫的靜態(tài)元素,鳥兒,是這幅畫面上動態(tài)的筆觸。當(dāng)我的目光和鏡頭在柿樹和鳥兒之間流連時,我感覺它們比我看到過的任何一幅風(fēng)景畫,都美。
高高低低的樹,把生長了一季的紅果、紫果、黃果、白果和黑果,在大冬天都交與飛鳥。鳥兒一邊嘰嘰喳喳地叫著,一邊興奮地啄食,儼然赴一場盛宴。鳥兒吃飽喝足后抹著嘴巴飛遠了,在鳥兒新陳代謝時,大樹的種子,穿越鳥兒的腸胃,被播種到大樹無法抵達的遠方,完成了大樹的心愿。鳥兒播種的同時,也順帶施了肥料。
我女兒出生后,母親搬過來幫我。冬天里,母親會把家里的剩飯,倒在我家南陽臺外她專門給鳥雀放置的不銹鋼盆里。窗外,是一片木蘭園,園子里有好多鳥兒。母親說,大冬天鳥兒沒多少吃食,與其把飯菜倒掉,不如給鳥兒吃。那些鳥兒可真夠機靈,召之即來。母親放進剩飯,用筷子“咣咣咣”敲幾下,灰椋,麻雀,還有不知名的鳥兒,便撲棱棱趕過來,像我家養(yǎng)的,天天準時報到用餐。陽臺的鋼筋柵欄上,落滿了白花花的鳥糞。有時候家里沒有剩飯,母親就會給盆子里添一些大米、小米或是豆子。
在鳥雀的眼里,母親,也是交與它們果子的大樹吧。
2
一半白雪一半赭石色的樹干上,蠟梅花三個一群五個一堆,在白雪下閃啊閃,向我拋媚眼。沒有落雪的花瓣,幾近透明,黃得沒有一絲雜質(zhì)。好聞的花香,在凜冽的空氣中游蕩。
我看到兩只精力充沛、不愿意冬眠的蜜蜂,在花前“嚶嚶嗡嗡”,從這朵花里背著花粉爬出來,又鉆進另一朵花心里去。有時,它倆使勁扇動翅膀,靜止在花前,像在思考,也像和花兒表白。打心眼里感激眼前小小的訪客,它倆的出現(xiàn),讓我鏡頭里雪花與蠟梅的二維畫面,“呼啦啦”活泛了起來。
一直很困惑,蠟梅,何以選擇在冰雪的困囿中突圍綻放。它到底經(jīng)歷了怎樣的掙扎,又是怎樣維系著嚴寒下的熱情生長?蠟梅不語,只用它莖蔓一樣的馨香,纏繞我。
“小祁,你也來啦?!币宦晢柡颍也虐l(fā)現(xiàn)王阿姨就站在蠟梅樹的另一邊,她正對著花朵寫生。
和王阿姨今年春天相識。那時,植物園正花紅柳綠,我經(jīng)常到園子里給花拍照,記錄物候。那些天,我每次去花卉苑,幾乎都能碰見一位銀發(fā)阿姨坐在花前寫生。她的發(fā)型,神態(tài),衣著,還有握筆的姿勢,都有我記憶里母親的影子,忍不住偷偷拍了好多張她寫生的側(cè)影。沉浸在花前的她,沉靜,祥和,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
一次偷拍時,快門聲驚動了她,她側(cè)過頭,沖我一笑,我們開始了交談。當(dāng)她得知我在植物園工作時,興奮得像個孩子。翻開自己厚厚的寫生本,給我看她的畫,讓我逐一告訴她,她畫里那些主角的名字,然后一一標(biāo)注在花朵旁邊。阿姨畫的花,打眼一看并不專業(yè),但一筆一畫都認真虔誠,完全可以分辨出品種。之后見面,阿姨總要向我討教一兩種花的名字,然后記在寫生本上。
一天, 說起為何畫花時,阿姨說,她得了癌癥,是晚期。化療后,醫(yī)生建議她多在大自然里走走。
她坐上公交車,坐了十幾站來到植物園。
癌癥晚期?我手里的相機一抖,一下子心疼,替她擔(dān)憂起來。倒是阿姨,始終平靜安詳,我沒有在她臉上看到過愁容,也沒有聽見過她抱怨什么,甚至,之后,她再也沒有和我提起過癌癥二字。
幾個月不見,阿姨的筆畫嫻熟許多,畫里的白雪蠟梅,泛出葳蕤的光。阿姨神采奕奕,渾身上下,散發(fā)著蠟梅花的香氣。一種花和一個人,竟然如此相像??嗪`放的神韻,美妙到無法言說。
我挽住阿姨的胳膊,和她在雪后的蠟梅花間合影,就像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挽住母親的胳膊在郁金香、碧桃花前合影那樣,心里,流淌著暖流。就想這么一直挽著她,一路走下去,一路相互溫暖。
日子里所有的冰雪,那一刻,都變成生命美好的背景。
3
羽衣甘藍,參禪入定般端坐在辦公樓前的花壇里,寧靜,嫵媚。白雪落在花心,落在花瓣里,恰到好處地露出玫紅、深紫、粉紅和淡黃的“蕾絲”花邊,遠看,像一朵朵剛剛出浴的牡丹?;ò晟系幕ㄟ吺翘旃?,再巧的裁縫也裁剪不來。這花邊,有個詩意的名字:羽衣。
羽衣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史記》里,批注是“以鳥羽為衣,取其神仙飛翔之意”。張曉風(fēng)在散文《母親的羽衣》中寫道:“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見了,她換上了人間的粗布——她已經(jīng)決定做一個母親。”在大作家心里,仙女與人間女子之間的距離,僅僅是一件羽衣。
羽衣甘藍,這披了羽衣的蔬菜,正是我心目中的神花仙草。
沒有見到它之前,它一直飛翔在我的渴望里。我渴望北方戶外冬天里有花,有真正耐寒堅韌美艷的生命。我一直對元旦春節(jié)時滿大街的人造花不滿,人能造出花朵,卻造不出花朵的精氣神。真實的生命,才可能擁有神性。我從小一直渴慕的神花仙草,離我都太過遙遠。雪蓮,生長在天山,冰凌花(側(cè)金盞),生活在大東北。
幾年前,當(dāng)我第一次在大西北的冰雪中,看見牡丹花一樣盛開的羽衣甘藍時,真想上前擁抱它。擺放成色塊的羽衣甘藍,如一道道光,瞬間照亮了我的眼睛,照亮了冬日灰撲撲的街道。
盡管知道它并不是花,被大家認作是花的部分,其實是葉子。但是,是葉子是花,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花瓣,本來就是葉子演變的。圣誕紅、三角梅的觀賞部位,也都是葉子。用手觸摸羽衣甘藍花瓣一樣的葉子,質(zhì)厚,光滑,柔韌,就知道羽衣甘藍為御寒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是貪心的,我想在家里也擁有這美麗的“葉牡丹”,零距離感受它愈冷愈美麗的姿態(tài)。
見到羽衣甘藍后的第一個秋天,我在陽臺上的大花盆里進行了播種。幾天后,小苗就鉆了出來,兩尺見方的花盆被小綠葉鋪得滿滿的。幾天后,在我打算分栽換盆時卻發(fā)現(xiàn),小苗不見了!
母親說,中午的香菇炒青菜,你都吃了呢。
啊?哦,怪我,是我忘記告訴母親這是花了。蔬菜,在經(jīng)歷過苦日子的母親的眼里,絕不是用來觀賞的。況且,羽衣甘藍的小苗,長得確實像小青菜。
小時候,陪伴我們過冬的蔬菜,記憶中只有五六樣:白菜,土豆,蘿卜,大蔥,甘藍(卷心菜的另一個名字,陜西關(guān)中人一直叫它蓮花白)。入冬后,和著每頓飯下咽的,幾乎都是母親用白菜蘿卜腌的酸菜,逢年過節(jié)或家里來了客人,才可以吃到炒菜。
花草都是有欲望的。美國作家邁克爾·波倫在他的《植物的欲望》一書中說,蘋果的欲望是甘甜,大麻的欲望是陶醉,郁金香的欲望是美麗,土豆的欲望是控制。我不清楚生長在冰天雪地里的羽衣甘藍,具體的欲望是什么,但我知道,這個我們從小常吃的甘藍的姐妹,正是因為把最美的姿態(tài),留在了冰雪寒冬,才使自己從此擺脫了蔬菜的命運。
4
童年時,老家也有花。
葡萄架的外圍,父親曾經(jīng)種過紫茉莉、大麗花和蜀葵。紫茉莉我們那時叫它喇叭花,傍晚開花,花后,結(jié)出小地雷一樣的黑色果實。果實成熟后,小伙伴會摘來相互投擲。第二年,我們“打過仗”的地方,就會長出新的喇叭花。離開家鄉(xiāng)后,喇叭花、大麗花和蜀葵,一直鮮艷地綻放在我的記憶里。這些花,已長成我的親人。
父親在我家院子里先后栽種過蘋果樹,桃樹,杏樹,李子樹和核桃樹。春花秋實,那是農(nóng)家小院里最美的時光。可惜,這些花,沒有一樣可以在大西北的冬天綻放。
仔細想想,那時的大冬天,也是有花的。有不時造訪的六瓣雪花,有晨起玻璃窗戶上的冰花。
我常常早起對著夜晚冰雪的杰作出神。從遙遠天際趕來的冰凌,夢幻般依偎在我家窗戶上,織成花朵、大樹、森林,織成白雪覆蓋的崇山峻嶺和奇幻仙境,那是書本上描述的遠方,離我很近,卻又是那樣遙遠。我時常想象著把自己縮小再縮小,小到可以走進一幅冰雪畫面里,欣賞、探秘,或是做一個超人。然而幻境總是短暫的,母親起床后生火做飯時,冰花就謝了。
母親從地窖里取出白菜蘿卜,切完菜,剩下的蘿卜頭和白菜根,會隨手放進一盆清水里。不多久,盆子里也能長出一汪碧華。雖然缺少羽衣甘藍那樣的色彩,卻也是冬天房間里奇妙的裝飾,是一朵綠色的花。給我們御寒縫制的棉窩窩鞋和棉筒袖上,母親也會繡上花朵。荷花、牡丹、紅梅,都曾經(jīng)在我們姐妹的腳上和手腕上盛開過。它們,給過我花一般的愉悅和自豪,也是我繪畫最早的啟蒙老師。
今年夏天,去乾陵陪同學(xué)旅游,在紀念品商店,赫然看見陳列著我們姐妹小時候經(jīng)常穿戴的繡花窩窩鞋和繡花筒袖。只一眼,淚水便濕了眼眶。似有無數(shù)小手,從童年的防寒物件上伸出,把我的思念和淚水生生揪了出來。母親,去年秋天,離開我們?nèi)チ颂焯谩J郎?,再也沒有人給我縫窩窩鞋和筒袖子……
這個冬天,我學(xué)著母親的樣子,把剩飯倒進陽臺外那個不銹鋼盆里,敲幾下,然后靜靜地站在窗簾后面,看鳥雀啄食,聽吃飽喝足了的鳥雀展翅鳴叫。鳥鳴,是一座天橋,我,在這邊,母親,在那邊。
記得和母親一起看過一場電影,大意是有個小孩一年中只盼望下雪,因為他與逝去的母親有個約定:下雪的時候,母親就會乘坐雪花從天堂趕來陪他,憂傷而又溫暖。影片中出現(xiàn)小孩和病中的母親生死相約的鏡頭時,母親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我能感覺到她手上的力度,一下,緊過一下。
天空,又飄雪了。這一次,我只看雪花,盼望母親乘坐而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2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