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曾鞏·送王希序》散文鑒賞唐宋八大家《曾鞏·送王希序》散文鑒賞
鞏慶歷三年遇潛之①于江西。始其色接吾目,已②其言接吾耳,久其行③接吾心,不見其非。吾愛也,從之游。四年間,鞏于江西,三至焉。與之上滕王閣④,泛東湖,酌跑馬泉。最數(shù)游而久乃去者,大梵寺秋屏閣,閣之下百步為龍沙,沙之涯為章水,水之西涯橫出為西山,皆江西之勝處也。江西之州中,凡游觀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見。見西山最正且盡者,唯此閣而已。使覽登之美窮于此,樂乎?莫與為樂也。況龍沙、章水、水涯之陸陵、人家園林之屬⑤于山者,莫不見,可見者不特西山而已,其為樂可勝道邪?故吾與潛之游其間,雖數(shù)且久不厭也。其計于心曰:奚獨吾游之不厭也,將奉吾親,托吾家于是州,而游于是,以歡吾親之心而自慰焉。未能自致也,獨其情旦而作,夜而息,無頃⑥焉忘也。病不游者期月矣,而潛之又遽去⑦,其能不憮然⑧邪?
潛之之將去,以書來曰:子能不言于吾行邪?使吾道潛之之美也,豈潛之相望意也!使以言相鐫切⑨邪?視吾言不足進也。視可進者,莫若道素與游之樂而惜其去,亦情之所不克己⑩也,故云爾。嗟乎!潛之之去而之京師,人知其將光顯也。光顯者之心,于山水或薄,其異日肯尚從吾游于此乎?其豈使吾獨也乎?六年八月日序。
【注】
①潛之:指王希,字潛之。②已:已而,隨后。③行:品行,操守。④滕王閣:唐永徽四年(653)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時建。與下文東湖、馬跑泉、大梵寺秋屏閣等,均為南昌名勝。⑤屬(zhǔ主):連接。⑥無頃:沒有一刻。⑦遽去:突然就離去。遽,驟然。⑧憮然:形容悵然失意的樣子。⑨鐫切:情意懇摯地勸誡。鐫,鑿、刻。切,責備。此處均為引申義。⑩情之所不克己:情不自禁。克己,約束、克制自己。
本文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當時曾鞏正在臨川求學(xué),為了送朋友王希赴京而寫下這篇贈序。文章回憶了兩人從相識到結(jié)交的經(jīng)過,描繪了一同游覽的蹤跡和在游覽中所獲得的樂趣,字里行間顯示出兩人間深厚的友情,委婉地表達出希望王希在仕途“光顯”之后,不要淡漠了和自己之間的這份友誼。
本文工筆描繪,刻畫細膩。先描繪臨川的美景,從滕王閣、東湖,到跑馬泉,都是江西的美景。“大梵寺秋屏閣,閣之下百步為龍沙,沙之涯為章水,水之西涯橫出為西山,皆江西之勝處也?!倍潭痰膸拙湓?,就概括性地敘述了他們的游歷所見。
但作者又恐怕這種泛泛的介紹不足以表現(xiàn)他們同游之樂,更不足以體現(xiàn)兩人在游覽中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因此在這番概述之后,又選擇這些游覽中最令他們留連忘返的大梵寺秋屏閣進行描述,極寫登臨秋屏閣之所見所感,寫由這些所見所感中所體味到的無窮之樂。這部分分三層展開。先寫在洪州可遠眺的風(fēng)景——西山,“江西之州中,凡游觀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見。見西山最正且盡者,唯此閣而已?!闭捎凇白钫冶M”,所以“覽登之美窮于此”,從中所獲得的游覽之樂也就為別處所不能比擬。第二層寫秋屏閣上可以看到的他們陶醉的其他景物:“龍沙、章水、水涯之陸陵、人家園林之屬于山者,莫不見,可見者不特西山而已,其為樂可勝道邪?”以其如此,“故吾與潛之游其間,雖數(shù)且久不厭也”。這句話承上啟下,緊接著順勢推進一層,寫自己甚至想舉家居此,一直想來飽覽這山水風(fēng)光,但未能如愿,今日好不容易能夠盡情,偏偏此時王希又突然要離去,自己自然覺得悵然若失。這一層通過寫對其美景的極度喜愛與眷戀,來反襯和烘托秋屏閣風(fēng)光之美的令人不能忘懷。
這分明是在寫景,而在實際上是借寫游覽景物時的同游之樂來寫與王希之間的深厚情誼。這種同游之樂寫得越充分,則朋友之間的友情就顯得越深厚;友情越深厚,也就更值得自己珍惜。試想,風(fēng)光如此之美,同游如此之樂,但同游者又要離去,從此天各一方,以后自己即便再來,即便美景依舊,也未必會有那種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游之樂了。想到這些,能不為之“憮然”么?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乘勢揭示出全文的主旨:“嗟乎!潛之之去而之京師,人知其將光顯也。光顯者之心,于山水或薄,其異日肯尚從吾游于此乎?其豈使吾獨也乎?”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在“光顯”之后淡薄了山水之情,不再與自己游,使自己顯得寂寞而孤獨。暗自寄托了希望王希不要淡漠了和自己的友情的希望,但卻始終不直說,而寄托在山水之情上,可謂是構(gòu)思精巧,委婉含蓄,令人讀后久久難忘。
后人評論
《宋史?曾鞏傳》評其文:“立言于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p>
唐宋八大家《曾鞏·送王希序》散文鑒賞唐宋八大家《曾鞏·送王希序》散文鑒賞
鞏慶歷三年遇潛之①于江西。始其色接吾目,已②其言接吾耳,久其行③接吾心,不見其非。吾愛也,從之游。四年間,鞏于江西,三至焉。與之上滕王閣④,泛東湖,酌跑馬泉。最數(shù)游而久乃去者,大梵寺秋屏閣,閣之下百步為龍沙,沙之涯為章水,水之西涯橫出為西山,皆江西之勝處也。江西之州中,凡游觀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見。見西山最正且盡者,唯此閣而已。使覽登之美窮于此,樂乎?莫與為樂也。況龍沙、章水、水涯之陸陵、人家園林之屬⑤于山者,莫不見,可見者不特西山而已,其為樂可勝道邪?故吾與潛之游其間,雖數(shù)且久不厭也。其計于心曰:奚獨吾游之不厭也,將奉吾親,托吾家于是州,而游于是,以歡吾親之心而 *** 焉。未能自致也,獨其情旦而作,夜而息,無頃⑥焉忘也。病不游者期月矣,而潛之又遽去⑦,其能不憮然⑧邪?
潛之之將去,以書來曰:子能不言于吾行邪?使吾道潛之之美也,豈潛之相望意也!使以言相鐫切⑨邪?視吾言不足進也。視可進者,莫若道素與游之樂而惜其去,亦情之所不克己⑩也,故云爾。嗟乎!潛之之去而之京師,人知其將光顯也。光顯者之心,于山水或薄,其異日肯尚從吾游于此乎?其豈使吾獨也乎?六年八月日序。
【注】
①潛之:指王希,字潛之。②已:已而,隨后。③行:品行,操守。④滕王閣:唐永徽四年(653)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時建。與下文東湖、馬跑泉、大梵寺秋屏閣等,均為南昌名勝。⑤屬(zhǔ主):連接。⑥無頃:沒有一刻。⑦遽去:突然就離去。遽,驟然。⑧憮然:形容悵然失意的樣子。⑨鐫切:情意懇摯地勸誡。鐫,鑿、刻。切,責備。此處均為引申義。⑩情之所不克己:情不自禁??思?,約束、克制自己。
本文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當時曾鞏正在臨川求學(xué),為了送朋友王希赴京而寫下這篇贈序。文章回憶了兩人從相識到結(jié)交的經(jīng)過,描繪了一同游覽的蹤跡和在游覽中所獲得的樂趣,字里行間顯示出兩人間深厚的友情,委婉地表達出希望王希在仕途“光顯”之后,不要淡漠了和自己之間的這份友誼。
本文工筆描繪,刻畫細膩。先描繪臨川的美景,從滕王閣、東湖,到跑馬泉,都是江西的美景?!按箬笏虑锲灵w,閣之下百步為龍沙,沙之涯為章水,水之西涯橫出為西山,皆江西之勝處也。”短短的幾句話,就概括性地敘述了他們的游歷所見。
但作者又恐怕這種泛泛的介紹不足以表現(xiàn)他們同游之樂,更不足以體現(xiàn)兩人在游覽中建立起來的深厚感情。因此在這番概述之后,又選擇這些游覽中最令他們留連忘返的大梵寺秋屏閣進行描述,極寫登臨秋屏閣之所見所感,寫由這些所見所感中所體味到的無窮之樂。這部分分三層展開。先寫在洪州可遠眺的風(fēng)景——西山,“江西之州中,凡游觀之可望者,多西山之見。見西山最正且盡者,唯此閣而已。”正由于“最正且盡”,所以“覽登之美窮于此”,從中所獲得的游覽之樂也就為別處所不能比擬。第二層寫秋屏閣上可以看到的他們陶醉的其他景物:“龍沙、章水、水涯之陸陵、人家園林之屬于山者,莫不見,可見者不特西山而已,其為樂可勝道邪?”以其如此,“故吾與潛之游其間,雖數(shù)且久不厭也”。這句話承上啟下,緊接著順勢推進一層,寫自己甚至想舉家居此,一直想來飽覽這山水風(fēng)光,但未能如愿,今日好不容易能夠盡情,偏偏此時王希又突然要離去,自己自然覺得悵然若失。這一層通過寫對其美景的極度喜愛與眷戀,來反襯和烘托秋屏閣風(fēng)光之美的令人不能忘懷。
這分明是在寫景,而在實際上是借寫游覽景物時的同游之樂來寫與王希之間的深厚情誼。這種同游之樂寫得越充分,則朋友之間的友情就顯得越深厚;友情越深厚,也就更值得自己珍惜。試想,風(fēng)光如此之美,同游如此之樂,但同游者又要離去,從此天各一方,以后自己即便再來,即便美景依舊,也未必會有那種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游之樂了。想到這些,能不為之“憮然”么?
行文至此,水到渠成,乘勢揭示出全文的主旨:“嗟乎!潛之之去而之京師,人知其將光顯也。光顯者之心,于山水或薄,其異日肯尚從吾游于此乎?其豈使吾獨也乎?”意思是希望友人不要在“光顯”之后淡薄了山水之情,不再與自己游,使自己顯得寂寞而孤獨。暗自寄托了希望王希不要淡漠了和自己的友情的希望,但卻始終不直說,而寄托在山水之情上,可謂是構(gòu)思精巧,委婉含蓄,令人讀后久久難忘。
后人評論
《宋史?曾鞏傳》評其文:“立言于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謂難矣。”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詳細資料大全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是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雅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華文化的珍貴寶藏,是國學(xué)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品讀。
基本介紹書名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 作者 :雅瑟? ISBN :9787510419140, 751041914X 頁數(shù) :396頁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9月1日 裝幀 :平裝 開本 :16 尺寸及重量 :26.2 x 18.4 x 3 cm ; 862 g 內(nèi)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內(nèi)容簡介由雅瑟主編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精選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韓愈39篇,柳宗元35篇,歐陽修32篇,蘇洵11篇,曾鞏13篇,王安石21篇,蘇軾32篇,蘇轍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實的注釋和精辟的鑒賞,以及后人的點評?!短扑伟舜蠹疑⑽蔫b賞大全集》力求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使讀者盡覽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編輯推薦“唐宋八大家”中的許多人不僅是卓絕的散文家,還是杰出的詩人、詞人。乃至政治家、哲學(xué)家、史學(xué)家和書畫家。因此,他們的文章也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內(nèi)容之深刻,觀點之精辟,論述之卓越,幾乎達到了當時社會的最前列??梢哉f,八大家的散文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貴寶藏,是國學(xué)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品讀。 由雅瑟主編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選編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書中涉及的歷史紀年,一般寫明朝代、帝王名稱、年號;同時注明公元紀年,使人了解所發(fā)生的事件在整個歷史時序中所占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散文均有翔實的注釋和精辟的鑒賞,重難點字加注拼音和直音,并在最后配綴后人評價。鑒賞文字除解讀背景、梳理結(jié)構(gòu)外,還著重說明該作家的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和特點,使大家能盡覽“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目錄 韓愈原道 原毀 雜說一 雜說四(馬說) 師說 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 張中丞傳后敘 祭田橫墓文 祭十二郎文 送窮文 祭鱷魚文 與于襄陽書 進學(xué)解 與陳給事書 應(yīng)科目時與人書 后廿九日復(fù)上宰相書 送孟東野序 送區(qū)冊序 送李愿歸盤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楊少尹序 送石處士序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送高閑上人序 送王秀才序 毛穎傳 藍田縣丞廳壁記 贈崔復(fù)州序 爭臣論 伯夷頌 答李翊書 荊潭唱和詩序 柳子厚墓志銘 圬者王承福傳 南陽樊紹述墓志銘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 諱辯 感二鳥賦 論佛骨表 柳宗元牛賦 囚山賦 封建論 駁復(fù)仇議 段太尉逸事狀 捕蛇者說 桐葉封弟辯 羆說 種樹郭橐駝傳 童區(qū)寄傳 箕子碑 梓人傳 蝮蜥傳 憎王孫文并序 哀溺文(節(jié)選) 吊屈原文 三戒并序 謗譽 鞭賈 送薛存義序 愚溪詩序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永州鐵爐步志 游黃溪記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鉺潭記 鈷鉺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與友人論為文書 歐陽修秋聲賦 朋黨論 縱囚論 瀧岡阡表 黃夢升墓志銘 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 畫舫齋記 吉州學(xué)記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菱溪石記 相州晝錦堂記 伐樹記 峴山亭記 釋秘演詩集序 送楊真序 蘇氏文集序 梅圣俞詩集序 送徐無黨南歸序 江鄰幾文集序 六一居士傳 答吳充秀才書 祭尹師魯文 答祖擇之書 祭資政范公文 養(yǎng)魚記 祭石曼卿文 讀李翱文 賈誼不至公卿論 歸田錄(選錄)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新五代史宦者傳論(節(jié)選) 蘇洵 心術(shù) 六國 項籍 辨奸論 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 張益州畫像記 管仲論 木假山記 仲兄字文甫說 送石昌言使北引 名二子說 曾鞏列女傳目錄序 戰(zhàn)國策目錄序 南齊書目錄序 贈黎安二生序 送王希序 先大夫集后序 寄歐陽舍人書 禿禿記 墨池記 宜黃縣縣學(xué)記 學(xué)舍記 道山亭記 越州趙公救災(zāi)記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節(jié)選)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伯夷 材論 太古 興賢 傷仲永 同學(xué)一首別子固 讀孟嘗君傳 書李文公集后 答司馬諫議書 答曾子固書 答錢公輔學(xué)士書 芝閣記 游褒禪山記 靈谷詩序 張刑部詩序 祭歐陽文忠公文 答段縫書 王深父墓志銘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蘇軾前赤壁賦 后赤壁賦 晁錯論 黠鼠賦 留侯論 賈誼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 范增論 決壅蔽(策別課百官三) 教戰(zhàn)守(策別安萬民五) 上梅直講書 答秦太虛書 答張文潛書 答謝民師書 喜雨亭記 凌虛臺記 石鐘山記 張君墨寶堂記 超然臺記 放鶴亭記 文與可畫貧答谷偃竹記 潮州韓文公廟碑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范文正公集敘 日喻 稼說送張琥 三槐堂銘并敘 書黃子思詩集后 方山子傳 亡妻王氏墓志銘 記游定惠院 記承天寺夜游 蘇轍墨竹賦 黃樓賦并敘 上樞密韓太尉書 答黃庭堅書 武昌九曲亭記 東軒記 黃州快哉亭記 為兄軾下獄上書 六國論 三國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3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描寫夏日桃花句子,描寫桃花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