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烽《十萬佛塔記》抒情散文鑒賞作者:邊烽
【原文】: 公元一四二九年
夕陽象漸漸涼卻的紅鍋
,把微溫的余暉灑到年楚河上這人名叫貢桑繞丹帕
年楚河冬瘦春漲了十次
在西藏高原的許多塔形建筑里
,這座佛塔確實是比較奇特的。它的底層有七級梯田河岸似的塔樓所組成,線條柔和,式樣新穎,莊嚴穩(wěn)當。梯田形樓上還有六層圓塔樓。塔高三十二點五米。共計有大門十二道,小門八十道,塔角一百四十六個。塔內有一千斤重的核心鐵柱一個。塔頂是紫銅鑄就的一朵十三瓣蓮花。它迎著天風夜露,煥然怒放在云海星河里。五百多年前
,傳說年楚河是從白居寺附近流過的。夏天漲大水,滔滔的河水有時泛濫成災,淹沒民房在這座佛塔的十三層塔樓里
跨進十萬佛塔
,似乎真的進入了西天佛國。這里幾乎有著佛教世界的一切佛和菩薩。原始苯教的圖騰,紅教、花教、白教、黃教的祖師及著名喇嘛,分別有專門的經堂供奉。這些明代的作品,十分古樸生動。你看那個端坐冥思的釋迦牟尼,左手捧金缽,右手拇指食指相捏,雙目正從沉思中醒來,嘴角含著淡淡的笑意,象在菩提樹下又悟出了什么真諦。環(huán)列在這位佛祖身后的菩薩,羅漢,度母,一個個都栩栩如生。那些在釋迦講法時飛行于空中的仙女叫“香音神”與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相比,她們都顯露著藏族少女的豐韻。你看仙娥們吹笛鼓瑟,撒播仙花仙露,一對對裾帶飄忽,目光流盼,簡直活啦。沿著古舊的螺旋型塔梯往上登援,每一層塔樓都有新的神佛列隊迎接你在這座輝煌的十萬佛塔里拾級而上
,每走一步,你都會有新的感觸;每上一層樓,就仿佛上溯了半個世紀。那些壁畫象是昨天才繪的,鮮亮極了。這是因為五個半世紀以前,畫師們所采用的顏料,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懸崖,鉆進巖洞深處,一點一滴地刮取的珍貴礦物顏料。至于建造十萬佛塔所耗費的糧錢,則遠遠超過了“十萬”的計數單位。僅是青稞就耗去八十七萬克(每克為二十八斤),酥油四十八萬五千克,黃金折合四百三十三萬七千塊大洋。這還不算那些難以數清的珍珠瑪瑙巍峨的十萬佛塔
十萬佛塔一落成
菩薩總是笑著
阿媽卻在嘩嘩地流淚
菩薩總是笑著,
阿爸卻在嗶嘩嘩流血
…………
五百多年的歲月連同整個舊世紀
聽!十萬佛塔搖響了清脆的風鈴。它在晚霞的紫暉的肅然挺立
【作者簡介】: 邊烽(1948—— )
【鑒賞】: 《十萬佛塔記》是一篇寄情于古跡
作者寫的是十萬佛塔
,采用順乎自然的進程,把現(xiàn)代文明的鏡頭搖向神秘而遙遠的古代,由栩栩如生的想象力講述的古老的故事入筆,開始了關于十萬佛塔的回憶。在回憶中,既有關于佛塔的介紹,也有系在它身上的各種習慣、風俗的來由,更多的是書寫了佛塔周圍、幾百年來人們的追求以及映在佛塔上的人世的不平等和壓迫。佛塔上寄托著多少人的虔誠祈求和希望,又撒著多少人的傷心和血淚,十萬佛塔刻著人民的偉大和辛酸,從“一串串尖頭加欽靴的靴印”走到“解放鞋和藏靴的印痕”,是作者引我們扶著歷史在游歷,這個過程飽浸了多少人世滄桑的不平,多少悲歡離合。終于久受壓迫的人們擺脫了荊棘叢生、虎狼遍地的舊世界的惡夢,進入一個充滿平等,溫暖和幸福的嶄新的世紀,“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那最底層的奴隸,煥然成為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獨立的自由人。昔日寵罩在佛塔上的幽暗神秘壓抑的氛圍終于得以釋放,擺脫束縛重新鑄成一個明朗、歡快的氣氛,以那種久受壓抑而終于得以一吐的快暢盡情歌唱著新的天地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4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幼兒形容桃花句子,描寫桃花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