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羽:銷夏灣志
蔡羽
山以水襲為奇,水以山襲尤奇也。再襲之以水,又襲之以山,中函池沼,寬周二十里,舉天下之所無,奇之又奇,銷夏灣是也。灣去郡城且百二十里。春秋時吳子常從避暑,因名銷夏。自吳迄今,垂二千年,游而顯者,不過三五輩,其不為凡俗所有可知已。
湖之峰莫大于包山,山之峰莫大于縹渺峰。高不知其幾里,足袤五十里有畸也。峰之南,水道三十里為苕溪。其弗能與苕溪參者,諸巒抱其外也。苕之舟北行三十里,以求縹緲峰,其弗能縹緲峰直者,亦諸巒為之拒也。四面峰巒交萃,獨以一面受太湖,中虛如抱甕,其南列門闕焉。由門闕東西盼:西為龍頭山,其次為小洞庭,為石蛇,為舍,為蕪,為鼠斗之石,不得而名焉;東則大小明月灣,為石公,為澤,為蕨,為三山,不得而名焉。明月之灣,其背為梭山,厥土墳墟,厥產(chǎn)林擒、鴨腳、櫻桃、柚、柿、梨、棗。龍頭之背為圻村。厥土白礫,厥產(chǎn)玉石、盧橘。中銷夏之腹,印浮其上,乍有乍無,為眾安之洲。帆落洲上,則四面環(huán)合,為屏為翰,聳妍效譎,以與縹緲相拱。峰之顛有草無木,其麓多木無草,丹宮梵室,蒙蔽林靄,鐘鳴鼓應(yīng)。然后如仙釋之廬,魚行鳥過,形影交徹,帆翔其上而莫之知避也。
夫地既異而處其僻,信乎游者之難至矣。向使移而置之附郭,則撰壺觴、秣車馬者,日不暇給,豈獨為吾灣哉!人將僬僬乎劍負(fù)以趨,萬物失所矣。夫造化無意者也,設(shè)是灣如有意,鬼神之能,不得而與,非冥契其事,孰能樂之?嗚呼!非惟世之人不得而樂,灣之人亦莫得而樂也。予世居灣上,有所獨得,私志之。
一般游記文,往往以時間為序,以游程為經(jīng),以所見景物為緯。這樣寫,以動逆靜,物我相綰,既記游蹤,又述見聞,用筆靈便,詳略隨心,確為方便之至,于是成了沿襲的模式。此文則不然。作者久居洞庭西山,朝斯夕斯,游賞觀覽,不知有多少遍,整幅山水,已如圖卷,了然于心,因而要介紹洞庭西山中的名勝銷夏灣,自不必按某次游歷記敘,而只是把胸中丘壑,如臨帖繪畫一樣描繪出來,就會給人明晰的印象。因此,此文采用空間構(gòu)圖式的寫法來說明銷夏灣,如繪畫,如雕塑,如靜物寫生,與一般游記另有一種格調(diào),這是它最顯著的特點。
繪畫要注重線條、輪廓。丹青妙手幾筆就可以攝取物態(tài)之神。此文開頭的四十馀字就是一種大筆勾畫:水繞著山,山繞著水,奇景!重山之外又有水,復(fù)水之外又有山,而且還有岸圍二十里的大池沼涵孕于內(nèi),尤奇!而這舉世奇觀就在銷夏灣。這是準(zhǔn)確的速寫式的語言。接著交代的銷夏灣離蘇州的距離及得名的由來,進行人文色彩的渲染,也極簡捷。
可是美麗的山水畫不能只有畢肖的輪廓,還應(yīng)該有精妙的細(xì)部。故文章的第二段對銷夏灣作了細(xì)致的描繪。這里,值得欣賞的是,作者很懂得布局之妙,他首先把筆墨由整個太湖收縮到湖中最高的包山(即西洞庭山),再由包山的最高峰——縹緲峰落筆寫去。這真是高屋建瓴,等于是在畫卷的最佳位置選好了坐標(biāo)點。此下,作者簡述山高及麓寬后,突然又移筆南下交代了北流入太湖的苕溪,這是又一個參照物。然后文章才說明,縹緲峰與苕溪僅隔三十里,卻不能直接相見,原因是縹緲峰外還有重山相隔。這些重疊的山,從縹緲峰左右延伸出來,再環(huán)抱于前,僅有一闕口與湖水相通,猶如門戶。由闕口西望,可見龍頭山、小洞庭等高下不齊的山;東望,則可見大小明月灣、三山等處。而明月灣、龍頭山等山的背后就是銷夏灣。此處是文章重點部分,如影視中的特寫,所以作者不惜筆墨,這樣由高到低,由遠(yuǎn)到近,層層描繪,把銷夏灣的位置、形勢介紹得十分清楚。而且,在描寫銷夏灣的形勝時,作者還不忘隨筆介紹它周圍的出產(chǎn),以及峰頂“有草無木”,山麓“多木無草”,灣中魚鳥不驚的自然環(huán)境,有如涉筆點染,了不經(jīng)心,加上這些,銷夏灣幽僻清麗的景觀就被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其運筆之妙,確乎不減畫工。
文章最后一段寫自己的感想。作者認(rèn)為,銷夏灣之幽僻,避免了世俗人的干擾,這好象是大自然的有意成全,這也是自己及灣上人的幸運。這段議論里面,顯然含有對當(dāng)世富貴人家的厭棄之情,由此也可以想見作者世居此灣的原由了。
文章僅數(shù)百字,可是依然有詳有略,有背景,有中心,有粗抹,有細(xì)描,布局精當(dāng),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可算山水文字中佳品。其中寫群山物產(chǎn),不僅文字簡要,而且摹仿《尚書·禹貢》筆意,使文章帶有古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4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