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送區(qū)冊①序》文章鑒賞
陽山,天下之窮處也②。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③,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h郭無居民,官無丞尉,夾江荒茅篁竹之間④,小吏十余家,皆鳥言夷面⑤。始至,言語不通,畫地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賦,奉期約⑥。是以賓客游從之士,無所為而至。
愈待罪于斯,且半歲矣。有區(qū)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⑦舟而來。升自賓階⑧,儀觀甚偉,坐與之語,文義卓然。莊周云:“逃空虛者,聞人足音跫⑨然而喜矣。”況如斯人者,豈易得哉!入吾室,聞《詩》《書》仁義之說,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間也。與之翳嘉林⑩,坐石磯{11},投竿而漁,陶然以樂,若能遺外聲利,而不厭乎貧賤也。歲之初吉{12},歸拜其親,酒壺既傾,序以識別{13}。
【注】
①區(qū)冊:韓愈的學生。當時韓愈被貶謫為陽山縣令,區(qū)冊不遠千里前來從學,二人相處甚歡。②陽山:唐代時候?qū)儆谶B州,今天的廣東省陽山縣。③廉利侔(móu謀)劍戟:棱角鋒利像是劍戟一樣。廉,棱角。利,銳利。侔,相等。劍戟,古代兵器,劍兩刃,戟三鋒。④篁竹:竹叢。篁是竹的通稱。⑤鳥言夷面:形容少數(shù)民族人們語言如同鳥語,難以聽懂。⑥奉期約:遵守期限約定。⑦挐(ráo饒)舟:劃船,撐船。⑧賓階:西階。古時接客之禮,賓從西階上,主從東階上。⑨跫(qióng窮):行人腳步聲。⑩翳嘉林:翳,隱蔽;嘉林,美好的林木。{11}石磯:水中或水旁的巖石。{12}初吉:古代以農(nóng)歷每月初一至初五為處吉。{13}序以識別:作序以記離別之情。
這篇贈序是貞元二十一年(805)春,韓愈謫居陽山時寫給青年朋友區(qū)冊的。當時韓愈心情極其郁悶,卻有廣東書生區(qū)冊,從南海乘船慕名前來求學,對于困頓郁結(jié)的韓愈來說,何等難能可貴!在區(qū)冊省親離別時,韓愈寫下了這篇序贈送給他,記述兩人在陽山難忘的相處,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按傳統(tǒng)贈序的寫法,開頭都要說送行的話。而這篇序文卻劈頭而來“陽山,天下之窮處也”,先聲奪人,技巧獨到。然后緊緊圍繞“窮”字,用從高處向下鳥瞰的俯視角度“掃描”陽山如何荒僻貧窮,接著只用了85個字,分別從山、水、縣城簡陋與政事荒疏、文化落后等幾個方面,敘述了陽山荒僻貧窮的概貌。先講山,“陸有丘陵之險,虎豹之虞”;次講水,“江流悍急,橫波之石廉利侔劍戟,舟上下失勢,破碎淪溺者往往有之”。氣勢一瀉而下,使人馳騁想象。仿佛看到了陽山峰險崖陡,虎豹出沒;江流灘高峽險,船翻人亡的慘景;城郊荒涼寂寥,縣衙破敗簡陋;人們相貌詭秘,文化落后。難怪林云銘評價說:“文中歷歷如繪,真寫生妙手也!”
隨后,韓愈寫與區(qū)冊相處的欣喜之情。同是陽山,這時使人感到,作者筆下的陽山再不是險惡叢生,驚心動魄的了,而是樹木蔥翠,百鳥和鳴,江水清悠,兩岸如畫,令人感到親切愉快和心曠神怡了。
在前半篇中,韓愈到陽山之后的心情并未直接流露出來,但從篇首“天下”這夸大之辭中,從對陽山之“窮”的極力夸張渲染中,從段尾“待罪”這含有不滿和譏諷意味的反語中,已使人深深感到韓愈貶到陽山后失意、落寞、孤寂的處境與心情,也更加襯托了區(qū)冊來訪對他的巨大安慰。
后人評論
曾國藩曰:“《送區(qū)弘南歸》詩,傲兀跌宕,此文是一時作,故蹊徑與句之廉悍,并與詩相類?!?/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5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