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宰章第五
【原文】
在官惟明,蒞[1]事惟平,立身惟清
【注釋】
[1]蒞:掌管
【譯文】
當(dāng)官的人貴在辦事嚴(yán)明
【解析】
這章講的是“守宰”即地方
。官吏應(yīng)該履行的忠道。作者首先提出為官之德:明、平、清,繼而又提出為官之道:順而安之、教而富之、篤之以仁義、導(dǎo)之以禮樂、宣君德、明國法,對地方官吏如何履行忠道提出了具體要求。典例闡幽
徐九思深受百姓愛戴
徐九思
,江西貴溪縣人,一生經(jīng)歷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朝,歷任知縣、工部營繕?biāo)局魇隆T外郎等職。徐九思與戲劇《徐九經(jīng)升官記》中徐九經(jīng)是叔伯兄弟
。《二十五史·明史》中記載:此知縣,為官清正,愛民如子,在句容連任九載,深得民眾擁戴。嘉靖二十五年(1546),65歲的徐九思畫菜輔官的故事流傳至今
。這年,徐九思針對時弊,于縣署前建方丈石屏一面,上畫青菜一棵,上方題詞:“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身為知縣的徐九思
徐九思離開句容后
徐九思活到85歲,臨終前
徐九思以“勤
勤:勤于公務(wù)。徐九思勤于公務(wù)
儉:節(jié)儉裕民
忍:忍則不爭
治國必先順應(yīng)民心
孫叔敖是楚國的隱者
莊王認(rèn)為楚國原有的錢幣太輕
,就下令把小錢改鑄為大錢,百姓用起來很不方便,紛紛放棄了自己的本業(yè)。管理市場的長官向國相孫叔敖報告說:“市場亂了,老百姓無人安心在那里做買賣,秩序很不穩(wěn)定?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睂O叔敖問:“這種情況有多久了?”市令回答:“已經(jīng)有三個月了就這樣
蕭道智表忠心
在南朝宋的時候
當(dāng)朝皇上宋明帝生性多疑
,信奉迷信,而且有很多忌諱。別人一旦觸犯了他的禁忌,他就會不管不顧,先把別人處死再說。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兇”、“喪”、“死”、“禍”、“災(zāi)”等這些不吉祥的字眼。京都有一宣陰門,人們?yōu)榱吮苤M,改稱為“白門”。但是,宋明帝認(rèn)為這也不是什么好兆頭,有許多人因不小心說漏嘴都被殘忍地處死。他的多疑和迷信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在日常生活中,移床、修墻,甚至連搬一塊石頭宋明帝都要千叮嚀萬囑咐,翻查皇歷,祭祀神靈先祖。俗話說,“伴君如伴虎”
。蕭道成深知宋明帝的性格和怪癖,聽說那些關(guān)于自己的說法后,就時時謹(jǐn)慎一次,蕭道成在鎮(zhèn)守淮陰的時候
,宋明帝特意派親信吳喜將軍率領(lǐng)三千人馬去會蕭道成,順便帶去了御賜的一壺酒,臨走時,對吳喜耳語一番。蕭道成一看到吳喜帶來的人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吳喜遞過那壺酒,說道:“這是皇上賞賜給你的美酒,請你現(xiàn)在享用吧!”說完,手握著寶劍看著蕭道成。他的部下都擔(dān)心那是一壺毒酒,為他捏了一把汗。蕭道成一點也不慌張
,因為他知道,宋明帝只是根據(jù)那些說法懷疑自己,如果自己不喝,那就明擺著有謀反意圖,吳喜的三千人馬立即會把自己置于死地。他相信那不是毒酒,因為自己在國家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如果殺了自己,宋家的天下就難以保存。因此,宋明帝不會殺自己,至少現(xiàn)在不會,充其量是考驗自己罷了。他擰開酒壺,脖子一揚,“咕咚咕咚”就把酒喝光了。宋明帝聽了吳喜的描述后才稍稍放下心來。又過了一段時間
宋明帝見蕭道成招之即來
蕭道成屢次都表現(xiàn)出自己對朝廷的一片忠誠
自古英雄出少年
自古英雄出少年。為了國家
、民族的利益,應(yīng)當(dāng)是“地?zé)o南北,人無老幼”。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就應(yīng)該出來擔(dān)負(fù)起自己的責(zé)任。十二歲的甘羅,不以年紀(jì)小而自怯,相反,運用智慧解決了不少國家政治、外交中的難題。文信侯呂不韋想攻打趙國以擴張他在河間的封地
,他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作大臣,經(jīng)過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為質(zhì)。文信侯又請秦人張?zhí)频窖鄧飨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以?lián)合燕國攻伐趙國、擴大他在河間的封地于是甘羅拜謁張?zh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問他:“閣下認(rèn)為您的功勛比武安君如何?”張?zhí)普f:“武安君戰(zhàn)功赫赫
于是甘羅去見趙王,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
藺相如顧全大局為國家
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憑著自己的大智大勇
戰(zhàn)功卓著的將軍廉頗見藺相如官位比自己還高,很不服氣
藺相如聽說后
藺相如的隨從們見主人對廉頗一讓再讓,好像十分懼怕廉頗似的
,他們都覺得很丟面子,便議論紛紛,還商量著要離開藺相如而去。藺相如知道后
,把他們找來,問他們道:“你們看,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厲害?”隨從們齊聲說:“廉頗哪能跟秦王相比
!”藺相如說:“這就是了。人們都知道秦王厲害
,可是我連威震天下的秦王都不怕,怎么會怕廉將軍呢?我之所以不跟廉將軍發(fā)生沖突,是以國家利益為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銈兿?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后來這些話傳到廉頗那里,廉頗大受感動
藺相如不計個人恩怨
,以國家利益為重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廉頗知錯即改的坦誠襟懷,都在啟發(fā)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茍且偷生,世人所恥
劉禪的天下本是繼承老子劉備的基業(yè)得來的
。劉備以織席起家,以所謂的漢室宗室為名號招攬了一群義土,更主要的是得了諸葛亮,從而與江東孫權(quán)、魏國曹操三分天下。后為報關(guān)羽之仇,怒而興師,以致殞命白帝城。于是,把劉禪托付給了諸葛亮。劉禪繼位之時,蜀國已今非昔比
,但有一點可以說明劉禪絕不是昏聵之君,那就是對諸葛亮言聽計從。怎奈劉禪天生懦弱,又沒有雄才大略,不是司馬昭的對手,諸葛亮死后沒多久劉禪的投降
,實是懦弱至極,眾大臣的計策他一概不用,獨選中了譙周之計——投降,面對臣子的死諫,不知悔悟。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況和形勢來看,后主劉禪雖然無能,但還不至于像桀、紂一樣殘暴;雖然屢戰(zhàn)屢敗,還不至于土崩瓦解;即使不能固守,但撤退還可以保存力量,再等機會。當(dāng)時,蜀將羅憲還率領(lǐng)重兵守在白帝城,霍弋還有精兵鎮(zhèn)守夜郎。加上蜀國地形險要,山水阻隔,步兵很難長驅(qū)直入,假如蜀國收集所有的船只,在堅守不出的同時積極招募士兵,向東吳請援,這樣做的話,像姜維、廖化等幾員大將必定會積極響應(yīng),吳國水陸二軍也會迅速救援,鹿死誰手也很難說定。況且魏軍遠(yuǎn)道而來大舉進攻,想追擊又缺乏船只,想常駐又怕軍眾疲憊而生不測劉禪被俘
司馬昭可能是看透了劉禪的懦弱性格
,倒也沒殺他,還封其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有度,賜絹萬匹,僮婢百人。一日,劉禪親自到司馬昭府拜謝。司馬昭設(shè)宴款待寬容的回報
小張和他的同學(xué)小孫大學(xué)畢業(yè)時到了一家軟件開發(fā)公司工作
他們所面臨的是一個充滿陷阱和誘惑的行業(yè)
剛開始的時候,小張和小孫都頂住了誘惑
“我真想不明白
“我知道你很正直
小孫聽同學(xué)說出這樣的話來
“再說,我們賣出去
“別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