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逸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百仞之木①,生本秋毫②
【注釋】
①仞(ren):古代長度單位
,周制為八尺,漢制為七尺,東漢末為五尺六寸。百仞,形容其高。②秋毫:鳥獸在秋天新生出來的細毛
。③隳(hui):毀壞。
④勞:勤勞
。⑤宴安:逸樂
。⑥窮:盡。
⑦沒世:指死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⑧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
,姓姬,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曾協(xié)助武王滅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攝政。主張明德慎罰⑨《無逸》:《尚書》篇名
⑩匹:相當
【譯文】
百丈高的樹木
,初生時本來像鳥獸在秋天生出來的細毛那樣小。道德因為懶惰而毀壞,名聲建立在勤奮的基礎上。安逸玩樂,一個白天就結束了。有道德的人名聲成就,一億年也不朽。貪圖的不是道,愛惜的不是時間,以致一輩子沒有名聲,是君子感到羞恥的。從前的周公,還寫了《無逸》。大圣人都這樣,何況是配不上他的人呢!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87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