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藥《渡漢江》原文_注釋_譯文_賞析李百藥渡漢江
東流既彌彌
水激沉碑岸,波駭弄珠皋。
含星映淺石
檣烏轉(zhuǎn)輕翼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作者簡介 李百藥(565—648年)
簡析 全詩極具動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
渡漢江原文_翻譯及賞析東流既彌彌,南紀(jì)信滔滔
鑿門初奉律
,仗戰(zhàn)始臨戎。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fēng)鑿門初奉律
半月無雙影,全花有四時
。摧藏千里態(tài),掩抑幾重悲。唐代佚名
展開閱讀全文∨ 壽丘惟舊跡
,酆邑乃前基?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渡漢江翻譯及賞析是什么?渡漢江有兩首,一首是唐代·宋之問《渡漢江》,另一首是唐代·李百藥《渡漢江》 第一首唐代·宋之問《渡漢江》 全文: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 翻譯:客居嶺外與家里音信斷絕 注釋: 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 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qū),通常稱嶺南 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xiāng)來的人 賞析: 《渡漢江》詩意在寫思鄉(xiāng)情切 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 “斷”字“復(fù)”字,似不著力 “近鄉(xiāng)情更怯 此詩不僅有巧妙的抒情藝術(shù),而且有更深刻的體會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一說作于公元706年(宋之問神龍二年)作者途經(jīng)漢水時。武氏去世后 第二首唐代·李百藥《渡漢江》 全文: 東流既彌彌 翻譯: 東邊漢江水勢很大 桅上的烏鴉在輕輕的翻動著羽翼,嬉戲的飛鳥落下了羽毛 注釋: 彌彌:漸漸 南紀(jì):南方 沉碑岸:襄陽城西北有萬山;其下有沉碑潭 珠皋:即解佩渚。據(jù)《襄陽府志》載:鄭交甫在這里遇二女佩兩珠 含星:珠玉曰含 浮蓋:漂在水上的船。 檣烏轉(zhuǎn)輕翼:桅上的烏鴉在輕輕地翻動著羽翼 多緒:滿腹愁緒 賞析: 全詩極具動感。船行江中由上游而下 舟中夜行徹夜無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9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