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1. 關(guān)于春和桃花的詩句
關(guān)于春和桃花的詩句 1.有關(guān)春天桃花的詩句古詩
1
1.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分別是什么一、劉禹錫的兩首桃花詩分別是:1
、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
,盡是劉郎去后栽。2、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前首詩把桃花開放的地點玄都觀在詩題和詩句中著重點出來,使讀者的腦海里自然升起一個時空動蕩的畫面
,涉入歷史動蕩的歷程。詩人把顯赫一時的滿朝新貴比做那紅艷艷、鬧嚷嚷的滿觀桃花,并暗諷他們踩著革新志士的肩膀往上爬。第二首與前首對照鮮明
,桃花凈盡,游人絕跡。當年道士的得意與今朝不知所歸,暗示了官場得失升沉的感慨。這兩首詩都以桃花為核心
,抒情感事:借桃花對顯赫一時的新貴進行諷刺、抨擊,又借桃花突出時、空的變化,表現(xiàn)自己堅定的立場和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讀者通過變與不變的關(guān)系,體會到的卻是社會人生的哲理,這種哲理思維,蘊藏在鮮明的可以捉摸的形象中,蘊藏在桃花的前后不同的形象中。三
、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有“詩豪”之稱
貞元末,與柳宗元
會昌時
,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
,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yīng)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zhì)性,分析“天命論”產(chǎn)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
,存世有《劉賓客集》。四水不在深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可以調(diào)素琴
南陽諸葛廬
晴空一鶴排云上
懷舊空吟聞笛賦
今日聽君歌一曲
如今直上銀河去
遙望洞庭山水色
2.關(guān)于桃花的詩句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心如燒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風吹入簾里
悠然策藜杖
桃花徒照地
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夜宿桃花村
塵土與煙霞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他時須攪陣
春風助腸斷
風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不如欄下水
桃花帶露泛
風頭阻歸棹
俗人知處所,應(yīng)為有桃花
佳景雖堪玩
,蕭郎殊未來。 張元一 【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定知幃帽底
,儀容似大哥。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見《南唐近事》) 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題柳谷泉,見《應(yīng)天府志》) 張元一 【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面皮
杏樹壇邊漁父
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
圣壽已傳千歲酒
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蘇颋 【雜曲歌辭·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
,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 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向東方去
,謾學他家作使君。 劉憲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光。此時御蹕來游處
,愿奉年年祓禊觴。 蘇颋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
,仙舟搖衍鏡中酣。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
,至今不與人通問。 常建 【三日尋李九莊】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 常建 【戲題湖上】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竹竿裊裊波無際
,不知何者吞吾鉤。 劉長卿 【時平后春日思歸】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故園柳色催南客
,春水桃花待北歸。 李白 【贈汪倫(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東魯門泛舟二首】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 張謂 【贈趙使君美人】 紅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向東方去
,漫學他家作使君。 岑參 【春興戲題贈李侯】 黃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 岑參 【醉戲竇子美人】 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顛狂柳絮隨風去
桃花一簇開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