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悟卷十八
敏悟卷十八
【原文】
剪彩成花
【譯文】
用彩紙剪成的花朵再美麗,春天也會譏笑她
司馬遹大智識人
【原文】
晉惠帝太子遹。自幼聰慧
,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乃牽帝衣入暗中。帝問其故,對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可令照見人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譯文】
晉惠帝的太子司馬遹
【夢龍評】
此大智識人
,何以不祿?噫!斯人而祿也,司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解評】
這里提到的兩件事
,雖然都極為細小,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司馬遹的聰慧、細心。李德裕公輔之器
【原文】
李德裕神俊
,父吉甫每向同列夸之。武相元衡召謂曰:“吾子在家,所讀何書?”意欲探其志也。德裕不應,翌日,元衡具告吉甫,吉甫歸責之。德裕曰:“武公身為帝弼,不問理國調陰陽,而問所讀書。書者,成均、禮部之職也。其言不當,是以不應。”吉甫復告。元衡大慚。【譯文】
李德裕早熟聰明,他的父親李吉甫常常向同朝官員夸贊兒子
【夢龍評】
便知是公輔之器。
【解評】
李德裕小小年紀能說出這番話,從他的膽識
文彥博灌水取球 司馬光砸缸救人
【原文】
彥博幼時
,與群兒戲擊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譯文】
文彥博幼年時
【原文】
司馬光幼與群兒戲
【譯文】
司馬光小時候
【夢龍評】
二公應變之才
【解評】
文彥博和司馬光應變的機智
曹沖稱象
【原文】
曹沖〔字倉舒〕自幼聰慧
【譯文】
曹沖(字倉舒)從小就聰明而有智慧
【解評】
細心觀察微小事物,善于分析思考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深奧的科學秘密
楊佐設水盤
【原文】
陵州有鹽井,深五十丈
【譯文】
陵州有口鹽井,深達五十丈
【解評】
如果只是一味坐等固守
,就永遠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尹見心斷木
【原文】
尹見心為知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譯文】
尹見心任知縣時,縣城附近有條河流
,河中有棵樹,樹根生于水中,樹木已有多年,常常撞壞河中的船。尹見心命人砍去大樹,但民工說:“樹根在河中,非常牢固,不能砍斷。”尹見心派一名能潛水的人,潛入河底測量樹根的大小尺寸,然后用杉木做成一個木桶,比樹身稍微大一些,上下兩端開口,從樹頂傳下套入水中。再用大瓢將桶中河水舀盡,命人進入木桶中鋸樹,樹木終于被砍斷。【解評】
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思考中得來。遇到難題
,只有在思考的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思考的能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懷丙撈鐵牛
【原文】
宋河中府浮梁
,用鐵牛八維之,一牛且數(shù)萬斤【譯文】
宋代河中府的浮橋,用八頭鐵牛牽系著
,一頭鐵牛有數(shù)萬斤。治平年間河水暴漲,沖毀浮橋,鐵牛沉沒在河中。官府招募能使鐵牛浮出水面的人。真定寺有個叫懷丙的僧人,用兩艘大船裝滿泥土,再將船夾住水中的鐵牛并系住,用大木頭做成秤的樣子鉤住鐵牛,然后慢慢減去船中的泥土,船漸漸浮起,鐵牛也就出了水面。轉運使張燾聽說這件事后,賜給懷丙一件紫色袈裟。【解評】
其實懷丙“請”的“大力神”就是水的浮力
漢高祖柏人不宿 唐太宗牛口擒竇
【原文】
漢高祖過柏人
【譯文】
漢高祖有一次路經(jīng)柏人縣
【原文】
竇建德救王世充,悉兵至?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李世民喜曰:“豆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必無全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彼煲粦?zhàn)擒之
【譯文】
竇建德率兵救援王世充
【夢龍評】
后漢岑彭伐蜀
【解評】
把一些本來不相關的事物比附在一起
楊修聰穎太露
【原文】
楊修為魏武主簿
人餉魏武一杯酪
,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何疑?”魏武嘗過“曹娥碑”下
,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操既平漢中
,欲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又難為功。護軍不知進止,操出教,唯曰:“雞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譯文】
楊修任曹操主簿時
有人獻給曹操一杯乳酪
楊修有一次隨曹操經(jīng)過曹娥碑,見碑上題有“黃絹幼婦
,外孫齏臼”八字。曹操問楊修:“能否解釋此意?”楊修答回答說:“能?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曹操平漢中后
【夢龍評】
德祖聰穎太露
【解評】
這幾則故事充分體現(xiàn)了楊修的聰明才智,然而正如馮評所說
成天子
【原文】
北齊文宣將受禪,夢人以筆點額
隋文帝未貴時,嘗夜泊江中
唐太宗與劉文靜首謀之夜
【譯文】
北齊文宣帝高洋在即將稱帝之時
隋文帝還沒有顯貴時
唐太宗與劉文靜在起事的那天夜里,高祖夢到自己掉下床來
,全身被蛆蟲啃食,很是覺得厭惡【解評】
單單從文字游戲的角度來看,這些故事也是比較有意思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92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