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生貴
王中才
一個旅人,牽著一峰高大的駱駝,向我的帳篷走來。旅人低垂著頭,,張著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著,眼看要倒下了;駱駝仍昂著頭,馱著沉重的行囊,從容不迫地跨著大步……
我急忙把旅人接進帳篷,遞給他一杯清水。
我問他:為什么駱駝能經(jīng)受住干渴的折磨?
旅人說:駱駝把水象血一樣地珍存在它的駝峰里;而我們,卻把血象水一樣地煎熬掉。
散文詩《駝峰》有地點、人物、對話,宛若一小戲之格局。樸實自然,平易好懂。這個“小戲”中出場的,除“我”之外,另有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即,駱駝和它的主人?!奥萌说痛怪^,張著干裂的嘴,一口接一口地呼喘著,眼看要倒下了;駱駝仍昂著頭,馱著沉重的行囊,從容不迫地跨著大步……”這顯示出的是力的對比。在這對比中,駱駝作為沙海中艱韌跋涉者的形象自然地突出了出來。力量和堅韌是令人信服的。詩人寫下這對比中的形,本身即于不動神色之中表達了對駱駝——這沙漠之舟的禮贊。
不過,詩人的創(chuàng)作用心絕不是在對人與駱駝間的褒貶上,卻是要表達他在那浩瀚荒野中所發(fā)現(xiàn)的一個道理。這道理是旅人和駱駝經(jīng)過大漠中漫漫旅途跋涉而充分證明了的:“旅人說:駱駝把水象血一樣地珍存在它的駝峰里;而我們,卻把血象水一樣地煎熬掉?!币虼耍榜橊勀芙?jīng)受住干渴的折磨”,而人卻難能。道理就在其中。它告訴我們,要想經(jīng)受住漫漫長路艱苦跋涉的考驗,就必須要有豐厚的能量積蓄,要有高強度的可轉化為力的潛勢。駱駝憑靠它的駝峰顯示著獨特的優(yōu)勢,似乎是人難以比擬的。但,作為萬物之靈的人,畢竟可以從那高高聳起,象征著力量和韌性的駝峰上獲得啟示。
《駝峰》是一篇哲理性散文詩——若依小戲的格局看,恰也是一個小品,于對比間道出理趣。詩文著意說理,通常容易導致呆氣和乏味。要避免這一點,就需要做到情理意趣的自然貫通,讓人于入情入境的濡染中而領受個中道理。《駘峰》是寓理于動態(tài)的形象之中的,因此,在感受到那一人一駝間的情形時,“理”即自然悟出。它的小戲般的格局的妙處也正在于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493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紙牌屋·3:最后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