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道今夕
本來無道不成人,何故人情枉道頻。
侈僻浮夸狷介態(tài),精明虛飾犬儒身。
浸淫流俗心偏倚,出入斯文味雜陳。
還似蜉蝣甘下品,也從泥里笑金鱗。
詩道備于唐代,風神秀徹,韻出意表,忽焉前后,彌弘彌微。太白成神逸之妙,少陵得弘深之量,昌谷肇奇詭之端,義山發(fā)空蒙之韻。元白淺俗,肆才情而殊勝;韓孟艱澀,任深致而摧心。更有韋柳散淡,王孟超然。滁州野渡,寄江湖之落寞;南山別業(yè),負風雅之飄零。壯哉唐骨,悠哉唐風,弘哉唐韻,偉哉唐詩,千秋以降,幾成絕響。物盛而殺,過則必反,詩道之萎,其萌于唐之盛乎?
蓋詩道萎于詩藝之熟。宋法盛唐,韻致不逮,骨相窮奇,血肉偏枯。爐錘愈甚,詩藝愈細,而詩道愈靡。雖型格之下,有跡可循,然理趣而外,乏善可陳。明囿于韻,清昧于學,疏唐神采,蔽宋氣骨,轉成蕪靡,格致不作。逮于近代,新學乍起,舊詩陵替,人心西向,百有余年,詩道瀕絕,情形可知矣。
千年之間,道頻淪沒,薪火微茫,若斷若續(xù)。至于今日,惟誠與篤,略足為訓,神韻氣格風骨情致,早不足為人道也。加之魚龍混雜,人心不古,信息時代,人情浮躁,游心于藝者或摩肩接踵,潛心于道者十不一二。或有無良之輩,冒作通家,炫惑人心,濫竽獨奏,野狐說法,沽名釣譽,以名邀利。更兼昧心者朋比為托,交相附會,哄抬身價,枉道阿世,以非為是,以褻為新。詩道之厄,于今為甚,令人扼腕。
有無學輩,略能言律,聊可工詩,便以為得,眼高于頂,格卑于膝。見人論道,便如火燎狙臀,跳梁作態(tài),奮臂大呼,以為欲洗其腦,欲奪其志,欲踏辱其尊嚴,甚而至于惡語相向,以訌為直。更有冷嘲熱諷,妄相猜度,呼朋引類,鼓噪精明,以犬儒相,瀆雅正聲。
嗟乎,詩道不傳??傆胁恍ぽ叄灰缘篮馊?,而以人衡道;不以人弘道,而以道弘人。此輩不知詩道之端,聞道而疾;不知詩教之要,聞教而斥。人耶?道耶?習性耶?心術耶?
老子有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币孕α康?,此下士之略濟于大道者歟?
營營下士,煌煌大道,斯文末法,殷切良知。詩之于人,開心見志;人之于詩,鑒事生風。道或微也,心猶不二,能續(xù)薪火,即彌此情。千夫所笑,一人得之,足慰平生??鬃釉弧暗虏还?,必有鄰”,其道之所在歟?莊子曰“舉世譽之而不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其道之所存歟?詩道本于詩,詩之所存道之所存,興詩恤道,其詩教之本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0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是散文的文眼
下一篇: 什么是散文的情節(ji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