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與意境是詩歌鑒賞中的兩個重要概念,但對于它們的含義,許多人卻往往混為一談?!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上也未對此加以區(qū)分,對“意象”就簡單釋為“意境”。正確界定其含義及關(guān)系,對于詩歌閱讀和寫作都有積極意義。
文藝理論大家童慶炳先生在《文藝理論教程》一書中對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學藝術(shù)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調(diào),是抒情作品中呈現(xiàn)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意象是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誕性為基本特征以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為藝術(shù)典型。根據(jù)這個界定,我們可得出以下幾點:首先,意象是一個個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觀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體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diào),它通過形象表達或誘發(fā),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組合構(gòu)成意境,意象是構(gòu)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正確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構(gòu)成意境主要有兩種情況:
其一,由一個意象構(gòu)成一個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痹娭兄挥幸粋€意象——墨梅。但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樹帶著墨色的有個性的梅。細細品味,我們能感受到詩中有一種狂放不羈,特立獨行,安然自適的藝術(shù)境界,這種境界是通過這樹梅形成的,這就是本詩的獨特意境。一般詠物詩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個意象構(gòu)成一幅生活圖景,形成一個整體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边@首詩由一系列單個的意象——黃鶴樓、煙花、孤帆、長江等——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畫面,雖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顯情深意濃。詩中沒有直抒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戀,而是通過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佇江邊若有所失的詩人形象,表達得情深意摯,表面上這首詩句句是寫景,實際上卻句句都在抒情,引發(fā)讀者無盡的審美想象,形成了詩歌雋永的意境。從上述兩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意象離不開意境,“梅”離開全詩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詩中的獨特涵義,“孤帆”脫離原詩意境,也與眷眷離情無關(guān)。
當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組合都能構(gòu)成意境。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并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xiàn)出絢麗的秋色圖,但并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gòu)成“誘發(fā)”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2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五代西蜀花間詞與南唐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