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yè)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梁曾《木蘭花慢·西湖送春》春天春色詞作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9 23:30:04

      木蘭花慢·梁曾

      西湖送春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

      ,為誰開
      。算春色三分
      ,半隨流水
      ,半入塵埃
      。人生能幾歡笑
      ,但相逢
      、尊酒莫相催
      。千古幕天席地
      ,一春翠繞珠圍。

      彩云回首暗高臺(tái)

      。煙樹渺吟懷
      。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
      ,醉里春歸
      。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
      、燕子卻飛來
      。一枕青樓好夢(mèng)
      ,又教風(fēng)雨驚回。

      春景之美好

      ,也并非只有文士才能感受
      ,但春去的惋惜,卻似乎只有文人感覺得更為深切
      。梁曾算得是位灑脫的詞人了
      ,當(dāng)他在風(fēng)光旖旎的西湖畔“送春”時(shí),也終究難以為之釋懷

      你看此詞起句

      ,便頗帶幾分癡態(tài):“問花花不語,為誰落
      ,為誰開
      ?”花開花落,本是天地間之常理:草木無知
      ,又何能回答花兒開落之“為誰”!然而
      ,似錦的繁花,豈非正是春來的璀璨笑容
      ?它們的凋落
      ,不又將牽帶走春天的美好蹤影?由此看詞人的問語
      ,似乎可笑
      ,卻分明表現(xiàn)著他對(duì)春之命運(yùn)的深深關(guān)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芍^問得婉妙
      ,問得關(guān)情。此處雖從歐陽(yáng)修《蝶戀花》詞“淚眼問花花不語”化出
      ,但“為誰落
      ,為誰開”的尋根究底更見出詞人眷戀春天的執(zhí)著情愫。想到彩麗的春色
      ,終將隨繁花的凋落而逝去
      ,詞人又怎能不為之嘆息!“算春色三分”以下,又化用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韻》“春色三分
      ,二分塵土
      ,一分流水”的名句,描寫落花繽紛“半隨流水
      ,半入塵?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钡镊鋈恢埃钩隽舜褐_步匆匆歸去的廣大虛境
      。令你感到
      ,一個(gè)怎樣美好的世界
      ,正在飄墜無際的花影中消逝。將春天來比人生
      ,人生中美好的時(shí)日
      ,不也與春天一樣稍縱即逝?詞人由此慨然而呼:“人生能幾歡笑
      ?但相逢
      、尊酒莫相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比松屑热浑y得有幾回春花般的歡笑
      ,則美景之相逢,自當(dāng)開懷痛飲
      ,又何須因其短暫而牽心掛懷
      ?詞人畢竟生性曠達(dá),只此數(shù)語
      ,便將湖畔送春的惋惜和無奈
      ,在尊酒嘯傲中揮之而盡。最妙的還是歇拍二句:“千古幕天席地
      ,一春翠繞珠圍”——以天為幕,以地為席
      ,在翠綠的春草和珠光般春花的環(huán)繞中把酒送春
      ,真是放浪不拘、瀟灑之至!又以“一春”之短暫
      ,巧對(duì)“千古”之綿邈
      ,則短暫的放情,亦可消解綿邈的憾意
      ,一春的歡笑
      ,自能照耀悠悠千古了!

      詞人正是這樣,在西湖畔的草花叢中縱酒嘯吟

      ,全不覺彩云之歸
      、暮靄之起。過片的“彩云回首暗高臺(tái)
      ,煙樹渺吟懷”之句
      ,正于驀然回首中,展出送春西湖的一派蒼茫暮景
      。這暮景之幽渺
      ,不同時(shí)暗示著一個(gè)璀璨明麗的春日之終結(jié)?詞人此刻大抵也已醉眼蒙眬了罷
      ,當(dāng)他驀然警覺春日正隨傍晚的霞彩消隱時(shí)
      ,又不禁情急而呼:“拚一醉留春
      ,留春不住,醉里春歸”!為留春住而愿以醉酒相“拚”(同“拚”)
      ,這情狀已就醉態(tài)可掬
      ;春未留住而人已先醉,又何有“春歸”之懊惱和惆悵
      ?沈雄《古今詞話》稱此數(shù)句“陡健圓轉(zhuǎn)”
      ,可與陸游、黃庭堅(jiān)送春之語共傳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甚至認(rèn)為
      ,此數(shù)語遠(yuǎn)較山谷、碧山(王沂孫)諸人之句“灑脫有致”
      。大抵正是被其吐語之奇健
      、傳情摹態(tài)之活脫征服了罷?至于詞人自己
      ,此刻似早已醉倒在湖畔
      ,全不知那醉中狂語足可獨(dú)步古今。蒙眬中只覺得已臥身“西樓”
      ,正懶洋洋地照著“半簾”紅火火的“斜日”
      。令他奇怪的是:那教人依戀的三春,似乎并沒有在西湖醉酒中悄然逝去
      。簾影悠悠
      ,它分明又在銜泥筑窩的燕聲呢喃中歸來!這奇境在結(jié)拍前的涌現(xiàn),妙在伴有詞人“怪”訝之思的流轉(zhuǎn)
      ,而變得似真似幻
      。由此在結(jié)拍中點(diǎn)明“一枕青樓好夢(mèng),又教風(fēng)雨驚回”
      ,便不僅不顯得突兀
      ,而更生一重夢(mèng)回影消,愣怔獨(dú)對(duì)“風(fēng)雨”滿簾的不盡悵惘
      。所謂“飄風(fēng)驟雨
      ,不可終朝;促管繁弦
      ,絕無余蘊(yùn)”(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此詞之收結(jié),正于西樓春回的悠悠幻夢(mèng)
      ,在風(fēng)雨驚破中一發(fā)而收
      ,而留有了悵然不盡的余蘊(yùn)。

      自來的“送春”詞

      ,大多悲惋傷哀
      ,很少有奇警恣肆之作
      。梁曾此詞卻放浪灑脫,充滿惜春留春的逸興奇思:“問花”開落之癡情
      ,化為“幕天席地”的“尊酒”放懷
      ;“拚醉”留春之狂態(tài),續(xù)以“西樓”春回的奇特清夢(mèng)——將一片送春情意
      ,抒寫得如此灑落清奇
      ,堪稱在千古送春詞中又開一新境。難怪清徐釚在《詞苑叢談》中也不免掩卷而嘆:“觀此詞
      ,孰云元人詩(shī)余不如宋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超詳細(xì)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烏賊魚也有戀愛
      。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
      。烏賊魚以十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