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寄左省杜拾遺》譯文與注釋

      大道家園 2023-07-20 00:46:08

      寄左省杜拾遺

      聯(lián)步趨丹陛

      ,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發(fā)悲花落

      ,青云羨鳥飛。

      圣朝無闕事

      ,自覺諫書稀。

      【作者簡介】

      岑參(參見本書第54頁“作者簡介”。)

      【注釋】

      (1)趨: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時的敬意

      (2)丹陛:宮殿前涂紅漆的臺階。

      (3)分曹句:時岑參為右補闕,屬中書省

      ,在殿廡之右
      ,稱右省
      ,也稱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狀
      ,故取象以為喻
      。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

      (4)闕:通“缺”

      。補闕和拾遺都是諫官
      ,意思就是以諷諫彌補皇帝的缺失

      【詩詞譯文】

      我和你同步走上朝廷

      ,分屬兩個官署而站立在兩邊。早上隨著皇上的依仗隊上朝
      ,黃昏沾染著御香爐中的馨香回來
      。我的頭發(fā)花白
      ,悲嘆花已落去
      ,遠望青天,羨慕那些飛鳥
      。如今皇帝圣明而沒有缺憾之事
      ,自然感覺到勸諫的奏折少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3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
      。至元四年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厥孜逶铺?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東華塵似煙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點,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
      ,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
      、社會場景
      ,或者用這種無標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
      、雍正
      、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你知道他是誰么
      ?藝術(shù)這東西
      ,皇帝推薦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貧女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1]
      桃花運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桃花很多的句子(賞桃花發(fā)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桃花凋謝了
      ,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
      ,仍像點點跳動的火苗
      。以下是由應(yīng)屆畢業(yè)生簡歷網(wǎng)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關(guān)于桃花的優(yōu)美句子
      ,歡迎參考閱讀。陽光如一條條金色的小溪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