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蘇東坡《滿庭芳(蝸角虛名)》表現(xiàn)憤世嫉俗和飄逸曠達心情

      大道家園 2023-07-20 08:46:57

      滿庭芳(蝸角虛名)【原文】

      蝸角①虛名,蠅頭微利

      ,算來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且趁閑身未老
      ,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
      ,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

      、能幾許?憂愁風雨
      ,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
      ,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
      ,苔茵展
      、云幕高張。江南好
      ,千鐘美酒
      ,一曲《滿庭芳》。

      〔注〕

      ①蝸角:蝸牛角

      。比喻極微小的境地
      。《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
      ,曰觸氏
      ;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
      。”

      【鑒賞】

      這首《滿庭芳》作于何時

      ,已不可考
      ,但從詞中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抒發(fā)的感情看,須是蘇軾受到重大挫折后
      ,大致可斷為寫于貶往黃州之后
      。此作以議論為主,夾以抒情
      。上片由諷世到憤世
      ,下片從自嘆到自適。它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一個失敗者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也生動地刻畫了詞人憤世嫉俗和飄逸曠達的兩個性格層次
      ,在封建社會中很有典型意義。

      詞人以議論發(fā)端

      ,用形象的藝術(shù)概括對世俗熱衷的名利作了無情的嘲諷
      。功名利祿曾占據(jù)過多少士人的心靈,主宰了多少士人喜怒哀樂的情感世界
      ,它構(gòu)成了世俗觀念的核心
      。而經(jīng)歷了人世浮沉的蘇軾卻以蔑視的眼光,稱之為“蝸角虛名
      ,蠅頭微利”
      ,進而以“算來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虛幻。這不僅是對世俗觀念的奚落
      ,也是對蠅營狗茍塵俗人生的否定
      。詞人由世俗對名利的追求
      ,聯(lián)想到黨爭中由此而帶來的傾軋以及被傷害后的自身處境,嘆道:“事皆前定
      ,誰弱又誰強
      。”“事”
      ,指名利得失之事
      ,謂此

      事自有因緣,不可與爭

      ;但得者豈必強
      ,而失者豈必弱,因此也無須過分介意
      。這個思想來自老子
      。《老子》說:“柔弱勝剛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ǖ谌拢┯终f:“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保ǖ谄呤苏拢┻@就是“誰弱又誰強”一句的本意。一方面
      ,“木強則折”(第七十六章)
      ;一方面,“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蛭ú粻帲薀o尤”(第八章)
      ,蘇軾領(lǐng)會此意
      ,故“得罪以來
      ,深自閉塞……不敢作文字”(黃州所作《答李端叔書》)
      。“飲中真味老更濃
      ,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是他這個時期自處的信條。所以
      ,“且趁閑身未老
      ,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
      ,渾教是醉
      ,三萬六千場?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鈭D在醉中不問世事
      ,以全身遠禍。一“渾”字抒發(fā)了以沉醉替換痛苦的悲憤
      。一個憤世嫉俗而以無言抗爭的詞人形象呼之欲出

      過片于自敘中夾以議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八剂?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能幾許”,承上“百年里”說來

      ,謂人生能幾
      ;而“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即李白“為歡幾何”之意
      。“風雨”自指政治上的風風雨雨
      ,所“妨”者是人生樂事
      。陸游《假日書事》詩所云“但嫌憂畏(憂讒畏譏)妨人樂”,即是此意
      。蘇軾一踏上仕途便卷入朝廷政治斗爭的漩渦
      ,此后命途多舛,先被排擠出朝
      ,繼又陷身大獄
      ,幸免一死,帶罪貶逐
      ,昔時朋友相聚
      ,文酒之歡,此時則唯有“清詩獨吟還自和
      ,白酒已盡誰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當此時
      ,詞人幾于萬念皆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坝趾雾毜炙?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說短論長”,是因“憂愁風雨”而徹悟之語。他的《答李端叔書》中有一段話可作為這兩句詞的極好注解:“軾少年時
      ,讀書作文
      ,專為應(yīng)舉而已。既及進士第
      ,貪得不已
      ,又舉制策,其實何所有
      。而其科號為‘直言極諫’
      ,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
      ,以應(yīng)其名耳
      。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
      ,因以為實能之
      ,故嘵嘵至今,坐此得罪幾死
      ,所謂‘齊虜以口舌得官’
      ,真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軾為欲立異同
      ,則過矣
      。妄論利害,攙說得失
      ,此正制科人習(xí)氣
      。譬之候蟲時鳥,自鳴自已
      ,何足為損益
      。”可見
      ,“抵死(老是)說短論長”之要不得
      。詞人自嘲自解,其中實又包含滿肚子不平之氣
      。下面筆鋒一轉(zhuǎn)
      ,以“幸”字領(lǐng)起,以解脫的心情即景抒懷
      。造物者無盡藏的清風皓月
      、無際的苔茵
      、高張的云幕
      ,這個浩大無窮的現(xiàn)象世界使詞人的心量變得無限之大。那令人鄙夷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的狹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
      ,詞人忘懷了世俗一切煩惱
      ,再也無意向外馳求滿足,而愿與造化同樂
      。最后在“江南好
      ,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的高唱中
      ,情緒變得豁達開朗
      ,超脫功利世界的閑靜之情終于成為其人生的至樂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著超乎俗世的圣潔理想
      ,詞人那飄逸曠達的風采躍然紙上

      蘇軾在詞中擅長抒寫人生。他高于一般詞人之處

      ,在于他能從人生的矛盾
      、感情的漩渦中解脫出來,追求一種精神上的解放
      ,正因如此
      ,蘇軾描寫的人類心靈就比別人多一個層次。這也是他的詞能使人“登高望遠”的一個重要原因

      詞人重在解脫

      ,在感情生活中表達了一種理性追求,故不免要以議論入詞
      。此首《滿庭芳》便表現(xiàn)出這一特色
      。詞人“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
      ,意顯詞淺
      ,帶有口語化的痕跡,似毫不經(jīng)意
      ,然又頗具匠心
      。對偶工整的起句成了后世用來議論名利最貼切最形象的概括。詞的結(jié)構(gòu)也頗為特殊
      ,它打破了一般上片寫景
      、下片抒情,或是層層遞進的直線式結(jié)構(gòu)法
      ,而采用了平行式的結(jié)構(gòu)法
      。詞人在上片著重勾畫的是世俗社會的名利世界,下片是人生命運的憂患世界
      ,它們彼此呼應(yīng)
      ,構(gòu)成了蘇軾面臨的人生矛盾。詞人在這樣的人生矛盾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平行的結(jié)構(gòu)也就在這種內(nèi)在的思想脈絡(luò)中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
      。作為詞人憤世嫉俗與飄逸曠達的兩個性格側(cè)面也就因此種結(jié)構(gòu)法合理地
      、有層次地給揭示出來。

      字數(shù):2097

      作者:吳惠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6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秦韜玉·貧女》題解與鑒賞
      ?)">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
      。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賞析 這首小詩寫得既簡省干凈
      施蟄存:烏賊魚的戀
      作者:江錫銓 春天到了
      ,烏賊魚也有戀愛。在海藻的草坪上
      ,在珊瑚的森林中
      ,烏賊魚作獵艷的散步。烏賊魚以十只手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
      。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