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蜀回至劍門
李隆基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zhuǎn),仙云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李隆基(685—762),唐睿宗第三子,因平定唐中宗韋后之亂有功,被立為太子。睿宗延和元年(712)受禪即位,為唐玄宗,在位45年。前期勵精圖治,開元年間,使唐王朝進入全盛時期。后期沉湎聲色,國事日非,導致安祿山、史思明之亂,玄宗于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倉促間奔蜀。太子李亨于當年七月(756)登位,是為肅宗,尊玄宗為太上皇。肅宗于至德二載(757)十月回長安,玄宗也于是年十二月還長安。上元二年(762)四月,玄宗抑郁而死。玄宗精通音樂,善書法,能作詩?!度圃姟反嬖娨痪恚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八首。
《幸蜀回至劍門》,各本普遍作《幸蜀西至劍門》。但詩中有“鑾輿出狩回”一句,似以“回”字更符合詩意。明楊慎《升庵集》卷五十四《劍門明皇詩》說:“予往年過劍門關,絕壁上見唐明皇詩云:‘劍閣橫空峻……’是詩《英華》及諸唐詩皆不載,故記于此?!笨磥硎谏峡痰脑娫瓉頉]有題目,詩題為后人所加,偶有疏忽也是可能的。
宋阮閱《詩話總龜》卷二十四談了此詩的寫作情況:“明皇幸蜀回,至劍門,謂侍臣曰:‘劍門天險,自古及今,敗亡相繼,豈非在德不在險也!’因作詩曰:‘劍閣橫空峻……’至德二年,普安郡太守賈深勒于石?!薄靶摇保糯刂傅弁跤H臨某處?!靶沂瘛本褪腔实塾H臨四川?!靶沂窕亍保恋露d(757)九月,唐官軍收復長安。十月,玄宗也從成都動身回長安,此詩當為玄宗在回長安的途中,經(jīng)過劍門時所作。“劍門”也稱劍門關、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劍山與小劍山之間的棧道,棧道修在懸崖峭壁上,非常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首聯(lián)扣題寫途經(jīng)劍門的緣由。起句突兀,寫三十里棧道橫亙在白云縈繞的絕壁上,首先就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皠﹂w”指修建在四川劍閣縣大、小劍山之間的棧道,蜿蜒三十里長?!皺M”指棧道橫亙在山腰?!霸凭敝赴自瓶M繞的險峻絕壁。次句交代自己出外避難,如今在回京途中?!拌帯保忚K?!拌庉洝?,系有鈴鐺的車子,后來成了皇帝車駕的代稱。“出狩”,出外狩獵,后來皇帝離開京城出外巡視等活動也稱出狩,此處實際上指外出避難。
頷聯(lián)寫劍門山之險峻。三句寫千仞石壁像翠綠的屏風合并在一起。下句寫像屏障一樣的紅色山峰是五丁開辟而成?!拔宥 ?,五位壯士。據(jù)晉常琚《華陽國志》卷三《蜀志》記載,秦惠王嫁五女給蜀王,蜀王派五丁迎接,回到梓潼時,見一巨蛇鉆入洞中,五位壯士拉住蛇尾,導至山崩,壓殺蜀之五丁與秦之五女,于是山分為五嶺,同時也開出了一條蜀地與外界聯(lián)系的通道。這兩句詩運用比喻與神話傳說,對自然環(huán)境作了靜態(tài)描寫,寫出了絕壁的色彩與險峻。
頸聯(lián)寫途中所見。五句寫一路上灌木叢生,指引隊伍的旗幟在灌木叢中時隱時現(xiàn),遠遠看上去,好像是灌木叢在圍繞著旗幟轉(zhuǎn)動一般。當?shù)貪穸却?,氣候溫暖,又無人砍伐,所以路邊的山體與溝壑樹林茂密是可想而知的。六句寫一路上白云漂浮,迎著馬頭拂面而來。“仙”字表現(xiàn)了山間云霧繚繞,景色朦朧,使人覺得亦真亦幻,猶如仙境。這兩句對所見景色作了動態(tài)描寫。三、四兩聯(lián),所寫景物,一靜一動,相得益彰。
尾聯(lián)寫自己的感慨。七句說明治理國家要順應時勢,依靠仁德。這其實是一條歷史經(jīng)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吳起就對魏武侯說過:治理國家“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西晉張載《劍閣銘》也重申過吳起的觀點:“興實在德,險亦難恃。”唐玄宗路過劍閣,自然會想起這一歷史經(jīng)驗教訓,于是又寫詩表達了這一主題。玄宗寫這首詩的內(nèi)心是復雜的,一方面是寫給肅宗看的,向他表明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并告誡各地的地方割據(jù)勢力,不要據(jù)險與中央政府對抗。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一生經(jīng)驗教訓的總結(jié)。在誅韋后時,他乘時而起,能夠修德用能,當上了皇帝,而且在一段時間內(nèi),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隨著便腐化墮落,任用奸佞,引發(fā)了安史之亂,只好拱手讓出皇帝的寶座。這顯然是未修德的結(jié)果?!俺藭r”即順應時勢?!胺健?,副詞,正好、恰好的意思。末句對張載表達了由衷的贊嘆?!班怠?,感嘆詞?!盃枴敝笍堓d?!袄浙懖拧保哂袑懳恼履鼙汇懣淘谑谏系牟湃A。張載在《劍閣銘》的最后寫道:“勒銘山阿,敢告梁、益。”可見他寫此銘的目的就是希望被刻在石壁上,以警告當時最有可能出現(xiàn)割據(jù)勢力的梁州與益州。事實上,他的愿望也實現(xiàn)了,明梅鼎祚《西晉文紀》卷十八《劍閣銘》題下注:“載省父,道經(jīng)劍閣,以蜀人恃險好亂,著銘作戒。刺史張敏表上,武帝使鐫之山?!?/p>
“詩言志”,唐玄宗作為一個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被迫退出歷史舞臺的政治家,他還能不斷地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和教訓,關心國家的命運和前途,用各種方式來發(fā)揮自己的政治作用。雖然大勢已去,他已經(jīng)很難再發(fā)揮自己的政治作用,但是詩中還多少體現(xiàn)了他作為政治家的本色,而此點也是難能可貴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07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蘇幕遮·懷舊》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