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鶴 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卷一《長干曲》已介紹?!饵S鶴樓》為崔顥的代表作,據(jù)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記載,李白登黃鶴樓,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無作而去。后寫《鸚鵡洲》、《登金陵鳳凰臺》兩詩欲與之媲美。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黃鶴樓故址在湖北武昌長江南岸黃鶴磯上,背靠蛇山,始建于三國東吳黃初四年(223),1956年因修武漢長江大橋拆去,現(xiàn)在的黃鶴樓易地重建于1985年?!赌淆R書·州郡志下·郢州》:“夏口城據(jù)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蹦铣R祖沖之《述異記》說荀瑰,好道術,“嘗東游,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至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眇然煙滅”。
前四句寫有關黃鶴樓的傳說以吊古。首聯(lián)破題寫仙去樓空。起句借神話傳說落筆,以無作有,說得煞有介事,其中“昔人”兩字,沒有坐實,這就為讀者留下想象的余地。除上面提到的“仙人子安”、“駕鶴之賓”外,據(jù)宋樂史《太平寰宇記》稱三國時蜀國的費祎登仙后,也每乘黃鶴到此休息。次句所寫難免滲透出一種遺憾與寂寞之情。
頷聯(lián)承上“黃鶴去”寫詩人憑樓遠眺。三句寫詩人遙望長空,遐思無限,充滿向往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四句寫所見唯白云而已,而且白云已經(jīng)飄動千年。詩中一再出現(xiàn)的“空”字頗耐人尋味,可理解為樓是空的,天是空的,傳說是空的,歷史上風云變換,一切都已過去,似乎也是空的。
后四句回到現(xiàn)實,寫所見所感。如果前兩句是眼睛向上所見的話,則后四句是目光向下所見。頸聯(lián)寫景。五句寫天空晴朗,漢陽的樹木歷歷在目?!按ā奔瓤芍负恿?,也可指原野,這里當指漢水及漢水北岸漢陽的原野?!皾h陽”指漢水北岸的漢陽城,今湖北武漢漢陽?!皾h陽樹”當指與黃鶴樓隔漢水相對的漢水北岸岸邊上生長的樹。六句寫鸚鵡洲上的芳草長得非常茂盛。鸚鵡洲原為漢陽城西南二里左右的長江中的小洲,后沉沒。東漢末,禰衡寫過著名的《鸚鵡賦》,死后葬于洲上,因以為名。這兩句對仗工整,寫景艷麗?!冻o·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顯然詩人“芳草萋萋”四字出此,并引出下文。
尾聯(lián)借景抒懷鄉(xiāng)之情。建安作家王粲《登樓賦》說:“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七句設問,強烈地表達了懷念故鄉(xiāng)的情緒。末句寫煙波浩淼的景色使他感到家鄉(xiāng)遙遠,想很快與家人團聚幾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使他本來就懷有的鄉(xiāng)愁越發(fā)濃重了。在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土地是生活的基礎,所以人們對鄉(xiāng)土特別眷念。因此此詩能夠引起廣泛的共鳴。
此詩的最大特色是前四句成功地擺脫了格律的束縛,如首聯(lián)五、六兩字,同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為仄聲字,第四句用“空悠悠”三平聲字煞尾,頷聯(lián)也不講究對仗。不過讀者都普遍覺得寫得好,如清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稱此詩“妙在一曰黃鶴,再曰黃鶴,三曰黃鶴,令讀者不嫌其復,不覺其煩,不訝其何謂。尤妙在一曰黃鶴,再曰黃鶴,三曰黃鶴,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讀者不嫌其突,不覺其生,不訝其無端。此何故耶?由其氣足以充之,神足以遠之而已矣?!笨梢娐稍娬嬉獙懙煤?,是可以突破格律的約束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1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絕句》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