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晚歸·蔣士銓
濕云鴉背重,野寺出新晴。
敗葉存秋氣,寒鐘過雨聲。
半檐群鳥入,深樹一燈明。
獵獵西風(fēng)勁,湖心月乍生。
這首五言律詩描繪湖上晚歸所見的暮秋景色。詩人善于運用敏銳、細(xì)致的感覺觸角,迅速地捕捉自己在特定時間(暮秋、傍晚、新晴)和空間(湖上)中對自然景物的突出印象,用凝練的筆觸生動地描繪出來。詩中一個個新鮮奇妙的意象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詩的整體意境就在這些意象的并列和組合中顯現(xiàn)。
江南的深秋,天陰多雨。詩人傍晚游湖歸來,此時天氣半晴半雨。湖上濕云籠罩,水霧朦朧。一只歸鴉從遠(yuǎn)處緩緩飛來,詩人感到它飛得很吃力,仿佛沉重的濕云壓著它的背。首句“鴉背重”是詩人的感覺想像,非常奇妙,它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詩人對“濕云”具體、生動的感受?!皾裨啤迸c“鴉背重”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也在這兩個意象的并列中顯示出來了。次句寫湖畔景色。由“野寺出”巧妙地點出新晴?!俺觥弊郑瑯O富動態(tài)感、驚奇感。因為新晴,原來被密密雨簾遮蔽了的野寺才顯露而出,為詩人所見。三句寫湖邊樹木,葉落枝禿。枝頭上抖索著稀疏的幾片敗葉,詩人感到那蕭瑟、凜冽的秋氣,仍留存在這些枯黃的葉片中。秋氣是抽象的,不容易表現(xiàn),詩人卻通過“敗葉”將它具象化,并想像它滲透、積存在敗葉里。四句寫野寺鐘聲,渲染傍晚的氣氛。山寺一般早晚鳴鐘。由于鐘聲是穿過殘存的雨聲和濃重的濕云而傳來的,所以詩人覺得鐘聲仿佛也帶著寒意。“過”字,表現(xiàn)了鐘聲和雨聲的微妙關(guān)系。這一句可與杜甫的名句“晨鐘云外濕”媲美,都是運用通感即感覺挪移、轉(zhuǎn)換的手法,借觸覺感受寫聽覺形象的絕妙之筆。
下半篇,“半檐群鳥入”,以鳥歸巢襯托人歸家。時已薄暮,飛鳥歸巢,它們成群地飛到湖畔人家的檐下,吱吱喳喳地擠滿了一半房檐,好像是在提醒詩人趕快回家。這時,從深樹叢中,忽然透出一點孤燈。在夜色四合的湖畔,在詩人的心目中,這一盞燈顯得格外明亮、溫暖。這兩句,借景色透露詩人游湖盡興后急盼歸家的心情,并緊扣著“晚歸”的題意。尾聯(lián),先以獵獵的西風(fēng)聲,將暮秋的寒意再加渲染。西風(fēng)從背后吹來,掀動詩人衣衫,詩人感到了它的猛烈、勁峭。結(jié)句是詩人回望所見。盡管西風(fēng)勁吹,寒意襲人,詩人仍對湖上風(fēng)光留戀不舍?;仡^一望,但見煙波迷茫的湖心,乍地吐出一輪秋月,月華與水光交相輝映,浮光閃爍,上下通明,一片銀白。這一句,開拓出一個美妙迷人的新境界。原先色調(diào)陰暗、清冷的畫面,剎時變得璀璨奪目。這時,讀者自然和詩人一道,為大自然在這一瞬間的壯麗景象而驚奇、贊美。
詩人就是這樣地?fù)]灑一枝靈巧、多變的筆,展露出一幅視象、聲音、輕重和內(nèi)心感覺交融的湖上秋夜圖。全篇意象新鮮、豐富、多變,詩的意境清奇,富于空間感和流動感。
袁枚序蔣士銓詩云:“搖筆措意,橫出銳入,凡境為之一空?!迸说螺洝墩撛娊^句》亦評其詩:“稍喜清容(士銓)有風(fēng)骨,飄流不盡作風(fēng)花?!弊x這首《湖上晚歸》,我們不難體會到蔣士銓煉字構(gòu)句新奇遒勁,力避凡俗之境,并使詩篇韻致流溢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2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蘇軾《七絕·冬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