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
[定義] 兩種事物之間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對比。
[例釋] 根據(jù)比較的方式,對照可分為兩類:
(1)兩體對照。本質上相互對立、相反的兩個事物之間的比較。
例1: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例2:這一對夫妻,男的性子慢,做起事來慢條斯理;女的則是急性子,總是風風火火。
例3:我們繞過虎山,站在壩橋上,一邊是平靜的湖水,迎著斜風細雨,懶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邊是喑惡叱咤,似有千軍萬馬,躲在綺麗的黃錦底下。(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例1中“謙虛”與“驕傲”、“進步”與“落后”兩兩相互對立,通過比較顯示出孰優(yōu)孰劣,從而給人以告誡和警示。例2通過比較將一對夫妻迥異的性格和行為風格展現(xiàn)出來。例3通過虎山水庫壩橋兩邊動、靜不同的水姿,展示出虎山水庫奇異的美景。
(2)一體兩面對照。同一事物兩個不同方面的比較。
例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例5: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
例4通過“鴻毛”和“泰山”在重量上的天壤之別揭示出兩種死亡方式在價值上的懸殊:為個人利益而死就比鴻毛還輕;為人民利益而死則比泰山還重。例5是雷鋒對待同志和敵人的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雷鋒愛憎分明的人生觀。
[辨析1] 對照和對偶。見“對偶”條。
[辨析2] 對照與逆挽。見“逆挽”條。
[辨析3] 對照與映襯。都含有把相反、相對的事物或意思放在一起使其相互襯托的特點。區(qū)別是:
(1)在范圍上,對照只限于相反、相對事物或意思之間的兩相對比;映襯的范圍則廣泛得多,除了相反、相異事物之間的對比之外,還可以是相似或相近事物之間的襯托。例如“在這陰雨連綿的日子里,她的心情也漸漸灰暗起來”,用雨天的陰暗低沉來襯托人心情的抑郁煩悶。
(2)在形式上,相互對照的兩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不存在主次關系,也不存在先后關系,而是相互比照關系;而映襯的兩個事物之間則分襯體和主體,襯體在前,主體在后,存在主次、先后關系。
例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桃花潭的水是襯體,汪倫和李白的友情是主體,以潭水之深襯托出汪、李二人之間友情更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6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善護本心
下一篇: 詩中情與景相結合的幾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