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筆下,尚有不少塵封的佳篇
文章開篇
顧舍人汝和十年前嘗得一梅,二干齊起
,枝虬曲附,麗若連理,花時置幾上,召客環(huán)坐賞之顧汝和
顧汝和將梅樹強處缶中之時
,作者正巧與客人登門造訪,親眼看見了這一幕,忍不住感嘆道:“苦梅矣!”苦梅者,因梅樹的遭遇而感到痛苦,這正是朱察卿與龔自珍兩人心靈同受觸動之處。不過,他們的反應則有所區(qū)別,同樣是“苦梅”,龔自珍“泣之三日客曰:“何苦梅也
?”予曰:“物與人等耳,貴適其故性也。山澤之夫,蓬首徒跣,臥起自便,饑食脫粟,渴酌清泉,日閉戶,聈聈然。世之揖讓結(jié)梯之勞,熏污蔑之味作者的議論
,由莊子“齊物”思想出發(fā),強調(diào)人與物都應該“適其故性”,順其自然,猶道家所言“適志”。只要有無拘無束之身,即使生活條件很差的“山澤之夫”,也能獲得精神之自由——“雖赤貧亦至適矣”;反之,一入權(quán)貴之門,縱使飫甘饜肥,卻處處拘束,俯首低眉那么,文中自稱“山澤人”的朱察卿究竟是何許人呢
我以為
另外
附:
顧汝和種梅記
〔明〕朱察卿
吳中人善植花木
,植以市利者,輒戕賊柔條,作屏障狀、盤盂狀,或肖馬遠所畫。奇樹惟松檜梅易施巧力,即長不滿尺,已束縛于瓦缶中,亭亭若林矣。顧舍人汝和十年前嘗得一梅,二干齊起,枝虬曲附,麗若連理,花時置幾上,召客環(huán)坐賞之。以還朝故,移植于地間巨石長松間[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清流寓文學研究》(批準號:18WD006)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明清文人流寓與文學關(guān)系研究》(批準號:2016SJB750003)階段性成果]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18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上一篇:
黃庭堅《七絕·鄂州南樓書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