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漁歌子①
西塞山②前白鷺③飛,桃花流水④鱖魚⑤肥。
青箬笠⑥,綠蓑衣⑦,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⑧。
【注釋】
①《漁歌子》:又名《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后因之填詞,成為詞牌名?!白印奔础扒?。
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逗菔械孛尽份d:“舊郡志謂嚴(yán)尚書震直墓在西塞山,尚書自號西塞翁,歿葬其山,土人至今曰西塞山?!焙秉S石亦有山名西塞山。但此處是指湖州西塞山。
③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鱖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zhì)鮮美。
⑥箬笠:用竹葉、竹篾編的寬邊帽子,常作雨具。箬,一種竹子。
⑦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⑧歸: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賞析
張志和(公元743年—公元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煙波釣徒,生于唐天寶二年,婺州金華人。張志和從小受到其父道學(xué)文化的熏陶。
唐肅宗年間,十六歲的張志和到京城“游太學(xué)”,取得國子學(xué)士資格。倍受肅宗李亨賞識,特加獎掖,任命為待詔翰林,授予左金吾錄事參軍,肅宗同時還賜名“志和”與他。他少年得志,卻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貶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為尉官。雖然被貶時間不長,不久便遇赦回京,但他已看破官場,泯滅仕念。于是趁家親亡故之機(jī),以奔喪為由請求辭官返金華。從此隱居。他生活簡樸,不修邊幅。
常效姜太公無餌垂釣。唐大歷九年秋冬,顏真卿偕同門生等前來平望驛游覽,在做水上游戲時,不幸溺水而亡。顏真卿為其撰寫碑銘。
詩人首先用桃花、綠水、青山、白鷺,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天秀麗的水鄉(xiāng)風(fēng)光。他借景抒情,以白鷺自喻,自由自在地在長空飛翔。
然后,通過鱖魚引出了一位戴著斗笠、身披蓑衣的自得其樂的漁翁形象,如此閑適美好的生活,讓詩人在斜風(fēng)細(xì)雨中樂而忘歸。
詩人對大自然如此地?zé)釔郏缫褵o意仕途,他婉轉(zhuǎn)地向友人顏真卿透露了心跡。全詩著色亮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xiāng)村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25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詩詞研究·詩作名·長安有狹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