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五律《綦毋潛·宿龍興寺》詩詞賞析
綦毋潛〔二〕
香剎夜忘歸,松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三〕,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凈〔四〕,青蓮喻法微〔五〕。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六〕。
〔一〕龍興寺:其所指說法不一,一說在今湖北房縣西北,一說在今湖南零陵西南。
〔二〕綦毋潛(692—749?):字孝通,一作季通,荊南(今屬湖北江陵)人。開元十四年(726)進士及第,官宜壽尉、左拾遺。開元十八年,入為集賢院待制,為著作郎。天寶十一載(752)任左拾遺,后遷為著作郎。安史之亂后,他再度歸隱,游于江淮一帶。其詩善寫幽寂之景,詩風接近王維,充滿禪理,為盛唐田園山水詩代表人物之一。前人對他的評價很高:“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清回撥俗處,故是摩詰一路人”。《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共二十六首。
〔三〕方丈:寺院長老或住持說法處,《法苑珠林·感通圣跡》:“以笏量基止,有十笏,故號方丈之室?!贝颂幏褐付U房。
〔四〕白日:這里比喻長老傳法時,心像白日那樣明朗潔凈。
〔五〕青蓮:青色蓮花,佛教以為蓮花清凈無染,常用來指稱和佛教有關(guān)的事務(wù),這里指佛經(jīng)。微:精微。
〔六〕“天花”以下兩句:《維摩經(jīng)·觀眾生品》載,佛祖讓天女散花來試探菩薩和聲聞弟子的道行,花落之不盡,有鳥銜之而去。
【點評】詩寫詩人游覽佛寺留宿不歸的見聞感受,反映了僧侶的夜間生活,傳達了玄妙的佛理,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俗向往方外的思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0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白居易《勤政樓西老柳》詩詞注釋與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