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詞之女子,代不乏人
商景蘭(1604—?),字媚生
在明代女性詞人中
,商氏是佼佼者之一。商氏所作,多為小令,清詞麗句,曲折幽婉。如《搗練子》寫閨思云:人去也
全詞由直淺而靜深,將離別所帶來的深哀巨痛表達得既濃烈又含蓄
又如《臨江仙·坐河邊新樓》云:
水映玉樓樓上影
情景一體
春光難駐傷心色
,遠山暮影煙如織。花氣傍高樓,游人在上頭。閑倚欄干敞,湖水平如掌。浪影亂晴空,漁舟蕩晚風。國破家亡之后
,商氏詞風變得深曲沉郁,物是人非之感時常流露筆端。如《燭影搖紅·詠鵰堂憶舊》寫道:春入華堂
,玉階草色重重暗。寒波一片映欄干,望處如銀漢。風動花枝深淺,忽思量、時光如箭。歌聲撩亂,環(huán)佩玎珰,繁華未斷。游賞池臺,滄桑頃刻風云換。中宵笳角惱人腸,泣向庭闈遠。何處堪留顧眄?更可憐、子規(guī)啼遍。滿壁圖書,一枝殘蠟,幾聲長嘆。此外像《點絳唇·春日游寓園》
、《憶秦娥·初春剩國憶子》商景徽
,生卒年不詳,商景蘭之妹,商周祚次女。景徽字嗣音,有國色,適上虞徐咸清。博學工詩,詩逼盛唐。清兵入關(guān),與咸清偕隱,年逾八十猶吟詩讀書不輟。其子女承母訓(xùn),多才華,名重一時。有《詠鵻堂集》,一作《承堂集》。景蘭、景徽姐妹二人齊名。景徽今存詞僅3首,以《江城子·懷黃皆令》一闋為工。詞云:孤舟一葉去林皋,雨瀟瀟
,滴芭蕉。猶記樓頭,楊柳萬絲飄。寫就行行離別意,總付與,浙江潮。一燈明滅篆煙銷,度長宵,任無聊。羨殺當時雖身為女性,卻有丈夫氣
徐燦
論成就,徐燦不僅是明代女性詞人第一
,即置諸明詞史陳之遴人品低下
《風流子·同素庵感舊》作于南明福王弘光小朝廷覆亡
只如昨日事
上片寫作者從南京回到北京舊居,回憶起明末來京寓居時
這種斥責和追悔
芳草初芽
張珍懷先生稱此詞“內(nèi)容豐富
當此處境,能安慰詞人的
玉笛送清秋
此詞作于順治十三年陳之遴初次獲罪革職
,旋又以原官發(fā)遼陽居住之時。作者雖居幽州,仍是夫人身份,尚能在高樓上壓玉笛而望寒月,滿懷卻是惶懼,慨嘆不能歸隱故鄉(xiāng)。孰料數(shù)年之后,陳氏再獲論斬大罪,弄得全家流放遼東,詞人也成囚犯了。詞以健爽之筆寫家國之恨。下片首二句,一用杜甫《秋興八首》第六句“芙蓉小苑入邊愁”,一用五代人著《江南余載》卷下所引詩“干戈滿目家何在”句,寫詞人的現(xiàn)實處境,既大開大闔,又妥貼自然,將激揚與痛楚糅合一處,最見詞人藝術(shù)功力。這兩句與《踏莎行·初春》中的“碧云猶疊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二句,一激切,一幽深,都是經(jīng)得住反復(fù)咀嚼的名句。徐燦的創(chuàng)作才情和藝術(shù)修養(yǎng)也許并不在李清照之下,但缺少易安寧折不彎的果敢和剛毅
。受個性、家教影響,她一方面對故國淪亡和丈夫變節(jié)痛心疾首無恙桃花,依然燕子
,春景多別。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白玉樓前,黃金臺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楊,而今金盡,秾李還銷歇。世事流云,人生飛絮,都付斷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慘黛,如共人凄切。誠如嚴迪昌先生所言,“這樣的詞
,不要說陳之遴《浮云集》中兩卷詩余難作比并,就是置之當時詞壇上也無愧為杰出之作”①。其實,何止當時詞壇,即便置之大詞史,依然是佳作。有徐燦加盟明末詞壇
,這是明詞的幸運李因(1616—1685)
以其身世經(jīng)歷,李因為詞風格沉郁
,且較多故國黍離之悲。《臨江仙·九日》二闋為其代表。茲俱錄如下:重九催開黃菊早
,霜林染就丹楓。何須直上最高峰信步登高頻整帽,恐防先露秋霜
感慨深沉,詞風蒼老
柳如是(1618—1664)
柳如是存詞不多
人去也
據(jù)考《夢江南》組詞乃為懷念當時幾社領(lǐng)袖陳子龍所作
柳如是另有長調(diào)《金明池·寒柳》一闋,托物寄興
有恨寒潮
據(jù)陳寅恪先生所撰《柳如是別傳》
,此詞乃感激于陳子龍《上巳行》詩而作,陳詩有“垂柳無人臨古渡,娟娟獨立寒塘路”之句,所指即柳如是,亦此詞“寒柳”之題所本。詞的上片通過寒柳意象寄托寥落生意與凄怨情懷沈榛
,字伯虔,一字孟端,嘉善人,生卒年不詳。明天啟進士沈德滋女,清順治十二年進士錢黯妻,年五十二卒。有《松籟閣詩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黃媛貞,字皆德
,秀水人。貴陽知府朱茂時妾。萬歷到崇禎年間在世。有《云臥齋詩稿》。《全明詞補編》錄其詞108首。在明代女性詞人當中
,媛貞存詞最豐,也藉此成為晚明比較重要的女性詞家。與傳統(tǒng)女性詞人相仿,媛貞詞取材集中于離別相思、傷春悲秋、題詠美人、寫景賦物、姊妹親情,以及其他閨婦日常生活情景先言寫景詞
再言懷人詞
筆下徘徊心上結(jié)
草色青深風漸滿,羅衣猶帶春寒情
他如《美人十八詠》組詞之《菩薩蠻·初浴》中的“小立試輕扶,花光艷綺羅”
嘉興黃氏家族
,女子能詞者頗多其中,媛介詞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