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書河上亭①壁
岸闊檣稀波渺茫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注釋】
①河上亭:黃河岸上的亭子
。賞析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冬,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驚
。在外敵兵臨城下之際,寇準力主御駕親征,以振士氣。最終迫使遼國放棄進攻,轉而議和。怎奈寇準的功績卻被讒臣說成是擁兵自重
,脅迫君王,孤注一擲。一時是非莫辯,以致被逐出京。此詩即是在景德年間,寇準被貶知陜州(今三門峽市陜縣)期間所作。來到陜州,詩人站在遼闊的黃河岸邊,只見煙波茫茫,渡船稀少,憑欄遠眺,無限的思緒涌上心頭。這里詩人并沒有直接寫其所思所想,而是以景抒懷,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幅秋山落日的景象。離開京城,心情無疑是沉重的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31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清代家集與家族文學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