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石孝友《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原文賞析(宋)石孝友
浪淘沙·好恨這風(fēng)兒
好恨這風(fēng)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fēng)兒。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棲,載取人人蓬底睡,感謝風(fēng)兒。
把詞尤其是小令寫得象民歌,這本來無可非議,因為詞本來就從民間來,回歸民歌風(fēng)格,也算是葉落歸根;用口語俚詞寫詞,這也是常有的事,因為詞在文人心目中不象詩,詩是正經(jīng)八板寫給人看的堂皇作品,而詞多是自娛娛人的玩藝兒,更何況南宋以來一直存在著詞的俚俗化口語化趨向。據(jù)說石孝友是一個詼諧的文人,而他的《金谷遺音》中又大都是“迷花殢酒,弄風(fēng)嘲月”之作,那么我們讀到這首頗似民歌俚詞的《浪淘沙》就不奇怪了。
這首詞不象其他文人詞那樣寫清麗雅潔,卻給人以率口而出、俚俗詼諧的感覺,正是因為它用了“風(fēng)兒”、“船兒”、“眉兒”這類帶“兒”字的俗話和“叵耐”、“人人”這類文言中罕見的口語。這些語詞往往能增添詞作的幽默詼諧色彩和流暢自然韻味,使人讀來如身歷實境而不象讀雅詞如隔一層屏障,就象對話和念書,用“念書”腔說話總叫人難受而用“對話”腔說話卻使人感到親切一樣。而詞里三用“風(fēng)兒”三用“船兒”,這種不象經(jīng)過雕琢的語句倒象繞口令似地不避重復(fù)的語句更使詞有了口語化的風(fēng)格,這種語言風(fēng)格雖然不夠細膩、含蓄、委婉、精煉,但很傳神,象“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fēng)兒”,就把一個女子跌足嗔罵風(fēng)吹船行令人分離的嬌憨態(tài)寫得極好,而“載取人人蓬底睡,感謝風(fēng)兒”這句帶有祈使意味的話,也把一個女子癡情臆想的神情寫得很充分。不過,這是一首以“別離”為主題的詞,自從先秦以來,離別主題都是以悲哀為情感基調(diào)的,從《九歌》“悲莫悲今生別離”、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到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都是如此,人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一模式,可是這首《浪淘沙》卻因為許多帶諧謔色彩的口語和一些不同于生離死別的說法,使那種自古以來的別離傷感被沖淡了,未免有些兒滑稽。當(dāng)然,如果我們將離別者不是視為多感善感的文人而樂觀開朗的平民,那么,這嬌憨的口吻、既悲傷又自慰、且喜且悲、時喜時悲的情感就與語言風(fēng)格一致起來了。
《全宋詞》石孝友(4)芳時不分空憔悴。抖擻愁懷賒樂事。羅衫一任涴塵泥,拚了通宵排日醉。
玉樓春
扁舟破浪鳴雙櫓。歲晚客心分萬緒。香紅漠漠落梅村,愁碧萋萋芳草渡。
漢皋佩失誠相誤。楚峽云歸無覓處。一天明月缺還圓,千里伴人來又去。
玉樓春
井花暖處新陽動。節(jié)物撩人添倥傯。寒齏冰齒暈輕澌,敗絮粟肌慳短夢。
文章徹了成何用。悶撥爐灰窺飯甕。尋思已得到春時,預(yù)把五窮連夜送。
玉樓春(冬日上江西漕魯大卿) 漢皇受禪新堯統(tǒng)。沼躍潛魚儀舞鳳。五云色備觀臺書,萬世功成賢相用。
江湖襟帶蠻荊控。摩撫民勞輸土貢。愿傾石尉望塵心,來獻魯侯難老頌。
玉樓春
一陽不受群陰壅。殘歷行間冬破仲。云低吹白臘寒濃,梅小綻紅春意重。
湖山千里勤飛控。淑氣沖融披水凍。笑攜雨露灑民心,暗聚精神交帝夢。
玉樓春
黃鐘應(yīng)律扶炎統(tǒng)。舜日迎長佳節(jié)用。娟娟芳意著花梢,盎盎暖香浮酒甕。
壽觴喚取纖纖捧。雨歇珠簾云繞棟。興來且伴橘中仙,歸去卻聯(lián)池上鳳。
玉樓春
臺門瑞靄光陽動。人語鼓聲沈洶洶。觀風(fēng)堂迥暗香飄,卷雨樓前寒翠擁。
鋒車促入承天寵。丹詔銜來須彩鳳。五絲宮線日邊長,看補巖廊龍袞縫。
西地錦
回望玉樓金闕。正水遮山隔。風(fēng)兒又起,雨兒又煞,好愁人天色。
兩岸荻花楓葉。爭舞紅吹白。中秋過也,重陽近也,作天涯行客。
朝中措
亂山疊疊水泠泠。南北短長亭??吐啡缣扈描茫瑲w心能地寧寧。
春光荏苒花期,冷落酒伴飄零。鬢影黃邊半白,燒痕黑處重青。
阮郎歸
燭花吹盡篆煙青。長波拍枕鳴。西風(fēng)吹斷雁鴻聲。離人夢暗驚。
鄉(xiāng)思動,旅愁生。誰知此夜情。亂山重疊擁孤城??战伦悦?。
滿江紅
雁陣驚寒,故喚起、離愁萬斛。因追念、鏡鸞易破,鳳弦難續(xù)。詩句已憑紅葉去,夢魂未斷黃粱熟。嘆浪萍、風(fēng)梗又天涯,成幽獨。
歸來引,相思曲。塵滿把,淚盈掬。對長天遠水,落霞孤鶩。立盡西風(fēng)無好意,遙山也學(xué)雙眉蹙。恨草根、不逐鬢根摧,秋更綠。
浪淘沙
好恨這風(fēng)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fēng)兒。
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_。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fēng)兒。
勝勝慢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廝守日許多時。正美之間,何事便有輕離。無端珠淚暗簌,染征衫、點點紅滋。最苦是、□殷勤密約,做造相思。
咿啞櫓聲離岸,魂斷處,高城隱隱天涯。萬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東君斗來無賴,散春紅、點破梅枝。病成也,到而今、著個甚醫(yī)。
憶秦娥
秦樓月。秦娥本是秦宮客。秦宮客夢云風(fēng)韻,借仙標(biāo)格。
相從無計不如休,如今去也空相憶??障鄳?。尊前歡笑,夢中尋覓。
菩薩蠻
酒濃花艷秋波滑。舞余腰素花枝活。相見又還休。不禁歸去愁。
醉衾成獨擁。月冷知霜重。早是夢難成。梅花腸斷聲。
菩薩蠻
雪香白盡江南隴。暖風(fēng)綠到池塘夢。疊影上檐明。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處去。楊柳橋邊路。不見浣花人。汀洲空白蘋。
菩薩蠻
花銷玉瘦斜平薄。舞衣寬盡腰如削。困甚不勝嬌。烏云橫鬢翹。
雙蛾顰淺黛。鸞鏡愁空對。羅袖晚香寒。淚珠和粉彈。
惜奴嬌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盡他們,劣心腸、偏有你。共你。風(fēng)了人、只為個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沒前程、阿誰似你。壞卻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我也沒、星兒恨你。
惜奴嬌
合下相逢,算鬼病、須沾惹。閑深里、做場話霸。負我看承,枉馳我、許多時價。冤家。你教我、如何割舍。
苦苦孜孜,獨自個、空嗟呀。使心腸、捉他不下。你試思量。亮從前、說風(fēng)話。冤家。休直待,教人咒罵。
江城子
青青楊柳水邊橋。水迢迢。柳搖搖。緩引離觴,頻駐木蘭橈。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總無聊。
冰澌波暖數(shù)瓊瑤。舞晴飚。拂春潮。一片別魂,銷盡遣誰招。不似嚴(yán)陽山上雪,魂易盡,雪難銷。
江城子
相逢執(zhí)手也踟躕。立斯須。話區(qū)區(qū)。借問來時,曾見那人無。忍淚啼痕香不減,雖少別,忍輕辜。
《浪淘沙》古詩原文是什么?原文: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彎彎曲曲的黃河河流漫長,夾帶著大量的黃沙,黃河波濤洶涌,奔騰澎湃,來自天邊。現(xiàn)在我要迎著風(fēng)浪直上銀河,走到牛郎、織女的家門口。
浪淘沙,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賣花聲”。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diào)《浪淘沙》唱和而首創(chuàng)樂府歌辭《浪淘沙》,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創(chuàng)長調(diào)慢曲《浪淘沙》。
《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diào)”,《清真集》入“商調(diào)”,韻味轉(zhuǎn)密,句讀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代表作有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等。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dāng)朝權(quán)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
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yōu)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fēng)浪泥沙中討生活。
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zé)o華的美。
——浪淘沙九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0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王冕墨梅①》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