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兩首贈別送行絕句
李白的贈別送行詩往往令人感到既情深意真,而又爽朗灑脫。下面這首《贈汪倫》就是一個例子: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曾游涇縣(今屬安徽)桃花潭,結(jié)識了村人汪倫。這首詩是他與汪倫告別時寫的,是一首即事、即景、即情、即興的作品,也是一首盡掃傷離怨別之情的贈別詩。詩的語言樸質(zhì)自然,不事雕琢,看似只就當(dāng)前情事信手拈出,寫得意態(tài)豪放,讀來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前兩句詩,以乘舟將行、忽聞歌聲,引出汪倫其人,如黃叔燦在《唐詩箋注》中所指出,上、下句中的“‘將’字、‘忽’字,有神有致”。
后兩句詩,以桃花潭水之深,引出對汪倫的友情的贊美,如李锳在《詩法易簡錄》中所說:“言汪倫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說便無味,借桃花潭水以襯之,便有不盡曲折之意?!本驼自娍?,既可見兩人相互的深厚情誼,又可見兩人共同的開朗胸襟。作者自稱姓名,也直呼對方姓名,這是一般詩中罕見的寫法,給人以特別親切感和真摯感。
這首詩以桃花潭水一喻顯示詩情、詩思。作者運(yùn)用聯(lián)想,即物取喻,比喻得十分自然,也十分巧妙。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zhuǎn)換間?!边@說明了在取喻方面的一個很微妙的手法問題。有個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個中奧秘。在唐武則天朝,張昌宗的權(quán)勢一度炙手可熱,當(dāng)時的宰相楊再思是一個以諂媚手段攀登高位的佞人。據(jù)《資治通鑒》載:
時人或譽(yù)張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蓮花。”再思獨(dú)曰:“不然。”昌宗問其故。再思曰:“乃蓮花似六郎耳。”
這里揭露了一個封建官僚的丑態(tài),但這個官僚卻很懂得比喻的技巧。在這一點(diǎn)上,不妨用這則記載與沈德潛的發(fā)現(xiàn)互相印證。把“六郎面似蓮花”說成“蓮花似六郎”,不說汪倫相送的情誼之深勝過千尺潭水,而說潭水之深不及汪倫的情誼,這一轉(zhuǎn)換,化陳為新,變平為奇,易直為曲,換淺為深。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某些藝術(shù)啟示。
李白還有一首人所共賞的送行詩,就是幾乎所有古今唐詩選本都要收錄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早年就結(jié)識了孟浩然,在一首題作《贈孟浩然》的五律中有“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句,可見兩人意氣之相投、交誼之深厚。這首詩,前兩句在敘事中顯示別時景;后兩句在寫景中透露別后情。
詩中沒有一個字談到離情別意,只展現(xiàn)了一幅情味深長的畫面:時節(jié)是煙花三月,地點(diǎn)是黃鶴樓邊,故人西向告別,登舟順流東下,作者目送行舟,由近而遠(yuǎn),直到水天盡頭。盡管一片帆影漸行漸渺,隱入碧空,作者還自極目天際,空望著一江春水向東流去。這里,畫面的視野已盡,而詩篇的情味無窮。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主。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yuǎn)。太白有焉?!边@段話揭示了李白絕句的一個方面的特色,而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是當(dāng)之無愧的?!短扑卧姶肌分袑@首詩所加的評語是:“語近情遙,有手揮五弦、目送飛鴻之妙。”可以與這首詩參讀的,有孟浩然的一首題為《送杜晃進(jìn)士之東吳》的七絕: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處?天涯一望斷人腸。
李詩與孟詩都是寫在長江邊送友人乘船東去的情景。兩詩的上半首都是寫送別的季節(jié)和地點(diǎn),點(diǎn)出行人是什么季節(jié),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的,但李詩寫得爽朗明快,孟詩寫得較為含渾。兩詩的下半首都是寫送別后心與孤帆俱去的情意,但李詩是暗示,孟詩是明說。對照看來,兩詩所寫的情事可以說是極為相似的,而兩詩的情調(diào)、意象和給人的感受卻迥然不同。李詩與孟詩一樣表達(dá)了送別故人時的深情厚意,但李詩不像孟詩那樣色彩暗淡、情調(diào)低沉??偟恼f來,它的情意是蘊(yùn)藉的,而語言卻是俊爽的,意境卻是開闊的。
李白的詩,多數(shù)是意到筆行,直抒胸臆,是心性的自然流露,讀他的詩時常有其人、其情呼之欲出的感覺。這兩首贈別送行詩也如此,既表達(dá)了作者的感情,又顯示了作者的性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5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林馥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