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27 04:52:01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我本楚狂人①,鳳歌笑孔丘②

      手持綠玉杖③

      ,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④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⑤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⑥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⑦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⑧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⑨。

      先期汗漫九垓⑩上

      ,愿接盧敖游太清

      【注釋】

      此詩先寫作者之行蹤,次寫廬山之景色

      ,末寫隱退幽居之愿想
      。描繪了廬山秀麗雄奇的景色,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狂放不羈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滅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流露了詩人一方面想擺脫世俗的羈絆
      ,進入飄渺虛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戀現(xiàn)實
      ,熱愛人間美好風(fēng)物的矛盾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唐代李白作。謠:不合樂的歌
      ,一種詩體
      。盧侍御虛舟:盧虛舟,字幼真
      ,唐肅宗時任殿中侍御史
      ,曾與李白同游廬山。

      ①楚狂人:春秋時楚人陸通

      ,字接輿
      ,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

      ②鳳歌笑孔丘:此處李白以陸通自比

      ,表現(xiàn)對政治的不滿,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③綠玉杖:仙人所用手杖

      ④金闕:借指廬山西南的鐵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對峙

      ,形如石門

      ⑤香爐:指南香爐峰。

      ⑥回崖沓(tà)嶂:曲折的山崖

      ,重疊的山峰

      ⑦雪山:形容白色的浪花洶涌,堆疊如山

      ⑧琴心三疊:道家術(shù)語

      ,泛指一種心神寧靜的境界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⑨玉京:傳說中元始天尊的居處。

      ⑩九垓(gāi):九天之外

      【大意】

      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

      ,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鑲綠玉的棍杖
      ,大清早辭別著名的黃鶴樓
      。攀登五岳尋仙道不畏路遠,這一生就喜歡踏上名山游賞

      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

      ,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闕巖前雙峰矗立入云端
      ,三疊泉如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峰瀑布與它遙遙相望
      ,重崖疊嶂聳云霄莽莽蒼蒼。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
      ,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

      登高遠望天地間壯觀景象,大江悠悠東流去永不回還

      。天上萬里黃云變動著風(fēng)色
      ,江流波濤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歡為雄偉的廬山歌唱
      ,這興致因廬山風(fēng)光而滋長
      。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忘卻塵世情

      ,修煉心神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約好神仙在九天會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賞析】

      遙想當(dāng)年

      ,孔子適楚,打算游說楚王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已而
      !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我就像楚狂接輿
      ,高唱鳳歌嘲笑孔丘。既然政治已經(jīng)如此黑暗
      ,我何不像楚狂那樣游諸名山
      ,去過隱居生活。而且
      ,觀賞大好山河本來就是我平生所好
      ,于是拿著仙人所用的嵌有綠玉的手杖,于晨曦中離開黃鶴樓
      ,來到了廬山

      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云

      ,連天上的南斗諸星也與其輝映
      ;廬山樹木青翠,山花爛漫
      ,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般展開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
      ,烘托出廬山的明媚綺麗
      。金闕巖前矗立著兩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銀河倒掛
      ,飛瀉而下
      ,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對,那里峻崖環(huán)繞
      ,峰巒重疊
      ,上凌蒼天。旭日初升
      ,滿天紅霞與蒼翠山色相輝映
      ;山勢峻高,連鳥也飛不到
      ;站在峰頂東望吳天
      ,真是寥廓無際,引人入勝

      登臨廬山高峰

      ,放眼縱觀,只見長江浩浩蕩蕩,直瀉東海
      ,一去不返
      ;萬里黃云飄浮,天色瞬息變幻
      ;茫茫九派
      ,白波洶涌奔流,浪高如雪山
      。觀之
      ,只覺境界高遠,氣象萬千
      ,雄偉壯美
      。造化之美讓人忍不住產(chǎn)生引吭高歌的沖動,也讓人生出寄情山水
      、羽化成仙的想法
      。若能超脫現(xiàn)實,在這美景中永遠逍遙自在
      ,誰還會在乎那些人間俗事呢

      想象著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煉升仙

      ,以擺脫世俗之情
      ,到那虛幻的神仙世界。仿佛遠遠望見神仙在彩云里
      ,手拿著蓮花飛向玉京,希望隨仙人飄飄然凌空而去

      【拓展】

      李白曾多次游覽廬山

      ,因而其作品中描寫廬山的名篇頗多,錄《望廬山瀑布》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5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繼日添憔悴" rel="prev"> 算孟光-爭得知我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至元四年一月
      ,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
      。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按行多雅意
      ,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什么是呵成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定義]在行文中有意不用標(biāo)點
      ,造成一種急速的語流,來表現(xiàn)一種快節(jié)奏的思想
      、行為
      、社會場景,或者用這種無標(biāo)點的句式來表現(xiàn)人物的非理性
      超詳細分析:《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為什么能成為“天下第一行書”
      ?有人說主要是唐太宗的大力推崇。但皇帝推崇又怎樣
      ?康熙
      、雍正、乾隆3位皇帝還推崇張照呢
      ,你知道他是誰么
      賈島《尋隱者不遇》表達什么 《尋隱者不遇》原文及賞析
      賈島(779—843)
      ,字閬仙
      。范陽(今屬北京房山區(qū))人。中唐著名的苦吟詩人
      。 ◆尋隱者不遇 ◆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 只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