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其一)》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黃河遠上①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②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③玉門關。
【注釋】
這首詩以一種特殊的視角描繪了遠眺黃河的特殊感受,同時也展示了邊塞地區(qū)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氣,一種壯烈廣闊的哀怨,王之渙作?!稕鲋菰~》是為當時的名曲《涼州》配的唱詞。王之渙,字季凌,唐代詩人,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作品多已散佚,僅有六首詩傳世。
①遠上:遠遠望去。
②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
③度:吹到過。
【大意】
縱目望去,黃河漸遠,像奔流在繚繞的白云中間,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玉門關聳峙在那里,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的遲遲不來呢?自古以來,春風就沒有吹到過玉門關啊!
【賞析】
西北的風光是如此壯闊,若再加上黃河,那簡直是奔放得氣勢萬丈。同一條黃河,在不同人的眼中,卻有不同的豪情,李白的黃河是來自天上的水,洶涌澎湃,奔流入海。而同一條黃河,同一位世人,在不同的時間,也有不同的情思。有時候,王之渙看到的是入海流的黃河,而如今,在他眼前的是洶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云端。源遠流長,這是奔涌不息的黃河所表現(xiàn)出來的極靜之美,當然,還有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
極目而望,黃河的源頭、大漠的邊際,有一座塞上孤城,在以黃河、大漠為主的遠大背景下,是如此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座漠北孤城,不是居民的住所,是戍邊的堡壘,是國家的要塞。
有要塞自然就有戍邊的戰(zhàn)士,他們背井離鄉(xiāng)多年,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時時表露出來。手中的羌笛經常奏出的是《折楊柳》的曲調,這是一個戰(zhàn)士鄉(xiāng)愁的傾訴,是觸動另一個戰(zhàn)士柔軟內心的鑰匙。雖然奏著《折楊柳》,卻沒有一枝楊柳可供折。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折柳送別已經讓人情難自勝,此情此景,更加讓人難堪。
【拓展】
王之渙《涼州詞》組詩共二首,其中第二首從側面烘托了當時唐帝國的強盛。全詩如下: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6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韓翃寒食①》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