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①未嘗試。
今日把示君,誰為不平事?
【注釋】
①霜刃:很鋒利的刀刃。
賞析
賈島(公元779年—公元843年),唐代詩人。字閬(浪)仙,范陽(今河北涿縣)人。早年貧寒,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長安,始謁韓愈,韓愈發(fā)現(xiàn)其才華并教授于他。后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開成五年(公元840年),遷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司倉參軍。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其人性格孤僻,淡于榮利,喜怒鮮形于色,世事頗少縈懷。其詩字句錘煉,刻意求工,多以五律見長,時與孟郊齊名。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有“郊寒島瘦”之稱。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劍客的口吻,說他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了一口寶劍,尚未啟用。今日拿出來給友人展示,試問天下哪里有不平之事?一副打抱不平的劍客形象呼之欲出。這首詩看上去是一首詠劍詩,事實上,詩人是托物言志,抒寫自己興利除弊的政治抱負。詩人也許是剛到京城時以詩示人,以求汲引。他十年寒窗,飽讀經(jīng)書,如今已是鋒芒畢露,意欲一展身手。詩人那少年志高、銳意進取、坦直自信的形象躍然紙上。詩人以寶劍為載體,設喻巧妙貼切,含而不露地把自己的意向融入到“劍”和“劍客”的形象里。全詩語言平易,比喻自然,機敏巧思,含而不露,表現(xiàn)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7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燕子樓》詩詞集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