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墓下·范當(dāng)世
草草征夫往月歸
百年土穴何須共
樹木有生還自長,草根無淚不能肥
。泱泱河水東城暮,佇于何人守落暉
?一介書生風(fēng)塵仆仆,顧不上旅途的勞頓
,匆匆地歸返久違的故鄉(xiāng),但終于淚灑亡妻的墓下。如今,他拿什么來寄托自己的哀感呢?他既缺少“孔方兄”可以仰仗,無力將荒涼的墓地修葺一新,又沒有皇恩浩蕩所帶來的功名,能夠讓死者受贈于地下,以享哀榮,那就只有情注筆底,賦首詩聊以傾訴哀感于萬一當(dāng)世原配夫人吳大橋死于光緒十年(1884)
,其時,當(dāng)世正供職于湖北通志局,緊張地纂修《列女志》,未能及時奔喪。此后,當(dāng)世為衣食奔走于南北,亦無暇親臨墓下,直至光緒十二年(1886),方才有機會憑吊吳氏之墓。屈指算來,已歷時三載。這在旁人,也許會給予諒解的,可是在當(dāng)世自己,無論怎樣說都是一樁抱憾之事,都是難以原諒的。所以詩中沒有去找任何理由為自己申辯,只是誠懇訴說自己的不是——“百年土穴何須共,三載秋墳且汝違”。我還有什么臉在百年之后與你同室共穴呢往下去,當(dāng)世更是進一步地將自己推入自譴的極境
詩的結(jié)尾兩句
前人對當(dāng)世之詩有“震蕩開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48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