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映逵
晴野鷺鷥飛一只,水葓花發(fā)秋江碧。
劉郎此日別天仙,登綺席,淚珠滴。
十二晚峰高歷歷。
皇甫松
劉(晨)、阮(肇)入天臺遇仙女的傳說(見《幽明錄》)產生于社會動亂的南北朝時期,人們在世外仙境中寄托著對太平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晚唐五代時期,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正與南北朝時期相似;詞人一再吟詠劉、阮故事,也表現出類似的心態(tài)。皇甫松作《天仙子》,寫劉郎辭別天仙返回塵世,表現了既留戀仙境又惦記人間的矛盾。小詞六句,錯落有致,作者的思緒通過一系列似斷似續(xù)的意象暗示出來,欲露還藏,其表現手法是隱曲的。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也算得是一首朦朧詩。
“晴野鷺鷥飛一只,水葓花發(fā)秋江碧?!憋L景明媚的仙境決非殘破污濁的人間可比。潔白的鷺鷥在晴空中展翅,在綠野上飛掠;秋天的江水象碧玉一樣澄澈,映水開著粉紅色的葓菜花。離別在即的劉郎,回憶起在這里過的一段快樂生活,當然感到難以舍棄。但是,他畢竟象那形單影只的鷺鷥一樣,有一種孤獨感、空虛感、與世隔離感。這里,“雖信美而非吾土”,他的一顆心仍然留在人間,他不能割斷世俗感情的牽系,不能忘卻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原不能忘記亂離中的家人。他要歸去,要回到人間去,于是,“劉郎此日別天仙,登綺席,淚珠滴。”終于下定決心向仙女們辭別了。那些天仙也都很溫柔多情,挽留不住,在餞別的筵席上,大家都流了不少惜別的眼淚。最后,仙人指點了歸路,劉郎終于硬著心腸走了。
“十二晚峰青歷歷?!眲e矣!這夢幻一樣的生活。劉郎回首返顧,仙境中蒼翠的十二峰,在夕陽的輝映下仍然歷歷可見,依依向人,他又感到無限的留戀。但是,仙路從此迷失,仙蹤從此難尋了。心已飛向人世,回首還戀山中。這一結,為入世與出世的矛盾又重描了最后一筆。
此詞寥寥數語,不僅以明麗的色彩、清香的筆觸畫出了“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境界,而且包含著不盡的韻味,悠然可思。一起一結為精華所在,尤非俗手可及,中間三句不過是“過門”而已。首句,不說“晴野一只鷺鷥飛”,而將“一只”倒置句末,不僅筆力峭勁,而且突“一只”二字,暗示出環(huán)境雖美而心中孤寂的感受。末句,專寫那“數峰無語立斜陽”的鏡頭,以情結景,帶有仙人已不見、仙山猶送客的意味。寫到“淚珠滴”,本已山窮水盡,試掩卷思之,實在難乎為繼;不料接以“十二晚峰青歷歷”一句,出人意表,別開一境,稱得上是神龍掉尾之筆。這種妙手點化的絕技,為花間詞人所擅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1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元好問詞有風流蘊藉處》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