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元末明初江西詩詞·張昱危素張羽·“明初四杰”之一的張羽明代江西詩詞·元末明初江西詩詞·張昱、危素、張羽·“明初四杰”之一的張羽
張羽(1333~1385),字來儀,后以字行,更字附鳳,號靜居,九江人,僑居吳興[1]。元末,領(lǐng)鄉(xiāng)薦,為安定書院山長,再徙于吳。洪武初,征授太常寺丞。尋坐事竄嶺南,未半道召還。羽自知不免,投龍江死。張羽工詩,善書畫,在明初與宋濂、童冀、姚廣孝相唱和,與高啟、楊基、徐賁號“明初四杰”[2]。生平事跡附見《明史》卷二百八十五《高啟傳》中。
張羽有詩集《靜居集》[3]和文別集《張來儀文集》?!端膸烊珪蜂浧洹鹅o居集》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冊錄其《靜庵張先生詩集》一卷(清鈔本)收《張來儀先生文集》一卷、補遺一卷,豫章叢書(士禮居鈔本,民國五年刊)《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85冊影印?!读谐娂蜂浧洹鹅o居集》樂府、五七言古詩140首和《靜居集》五七言今體詩100首,《明詩綜》錄23首,《明詩紀事》錄11首。
張羽是元末遺老詩人中名聲最大的江西籍詩人,為“明初四杰”之一。最早提到“高、楊、張、徐”四杰的,可能要數(shù)明代胡應(yīng)麟,他在《詩藪·續(xù)編》中說“以唐人與明人并論,唐有王、楊、盧、駱,明則高、楊、張、徐”[4],顯然是把張羽比況“初唐四杰”之盧照鄰。
其詩音律和諧,情韻幽深,雖“高雅不及高啟,俊爽不如楊基,而覃知冶煉,佩實銜華,自是詩人之詩。近體詩尤清遒澹逸,有不盡之味”。[5]
如《送劉仲鼎歸杭州》:
欲別又牽衣,傷心故舊稀。自憐為客久,不忍送君歸。遠岫明殘雪,空江淡落暉。東風(fēng)重回首,一雁背人飛。
這首詩雖是傳統(tǒng)的送別題材,但寫得情韻悠遠,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足見詩人冶煉之功。開篇以“牽衣”動作細節(jié)表難舍之情,故舊多凋零,更添傷心之情;身歷亂世,客中送客,故不忍送;冬天的殘雪映亮了天邊的微云,夕陽的余暉淡淡地灑落在空曠的江面;站在料峭的春風(fēng)中,當(dāng)再次回望江面,只見孤雁剛才正背著人獨自地飛著。詩人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與牽掛之情,透過對送別場景的描繪而躍然紙上。
又如《燕山春暮》:
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花飛。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歸客未歸。
嘆春、惜春之間,愁情自現(xiàn),深思冶煉,樸實含華。七絕如《贈琴士》《聽老者理琵琶》《取勝亭感舊》《奇天目山雍長老》等,都寫得清遒澹逸,有不盡之味。五古詩如《金川門》《立秋日早泛舟入郭》《春初游載山》等,或低昂婉轉(zhuǎn),或沖淡有致而近韋、柳,而朱彝尊認為“郁轖”(隱曲不暢的樣子);七古多題畫、應(yīng)酬之作,如《春山瑞靄圖》《倪元鎮(zhèn)畫竹沈御史所藏》《畫山水行》《錢舜舉溪岸圖》《余將軍篆書榻本歌》《李遵道墨竹歌》《唐子華云山歌》等。
注釋
[1]按:《明史》本傳稱“從父宦江浙,兵阻不獲歸,與友徐賁約,卜居吳興”。[2]按:《姑蘇志》卷五十二稱“至正、洪武之際,(楊基)與高啟、張羽、徐賁齊名,號‘吳中四杰’”。[3]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七十五稱《靜庵集》為刪存本。[4]胡應(yīng)麟:《詩藪·續(xù)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64頁。[5]宋佩韋:《明文學(xué)史》,上海商務(wù)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版,第27頁。
張羽的《詠蘭花》全詩的意思是什么?張羽的《詠蘭花》的詩意是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沒有人欣賞卻自己散發(fā)著芳香,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于社會的不多,可貢獻的卻不少。白話文意思是蘭花可以是白的,還有黃色的,沒有人去理會她的芳香,它的心原來不大,但是卻容納下了許多芬芳。
《詠蘭花》
1、作者:元末明初文人張羽
2、全詩原文如下:
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
3、賞析如下:
“能白更兼黃”,蘭花瓣白蕊黃,素淡清麗;“無人亦自芳”,從人格化的角度稱贊蘭花之“香”,從形之美推進到內(nèi)在美。
“寸心原不大”,一筆兩寫,既寫花,又狀人。楊萬里《凝露堂木犀》云:“看來看去能幾大,如何著得許多香”,張羽化用楊萬里詩意,卻更加準確、老到、形象。寸心不大,暗喻謙謙君子,所求于社會的不多。“容得許多香”,暗喻才華不盡,可貢獻于人的不少。
此詩詠蘭,著重抓住蘭花兩大特色:色與香。全詩用蘭花的清幽、純和、持久之香,寫出蘭花獨具的品格與文人雅士的志趣,乃詠物詩中之佳構(gòu)。
擴展資料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
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
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張羽的《詠蘭花》實際上是對自己一生的寫照,“能白更兼黃”,雖狀蘭花之外貌,也暗說他一生之坎坷,能屈能伸,能渡貧賤,也能過富貴?!盁o人也自芳”,這既是贊蘭花的精神,又是書詩人的胸臆。張羽的性格似蘭,甘愿寂寞,不求聞達。
參考資料::張羽
明詩人張羽《戴山迎送神曲》 求這首詩的賞析翻譯戴山迎送神曲
明代:張羽
山蒼蒼兮多木,橫絕四野兮下無麓。
憋遠望兮登高,神不來兮勞予。
目煦煦兮雅雅,靈修儼兮紛來御。
胡不來兮夷猶,將誰須兮遠者。
芳莫芳兮澗有萍,潔莫潔兮卣之清。
云為蓋兮霓為旌,神之來兮山冥冥。
絳闕兮朱堂,冠余山兮神所宮。
神之愉兮既降,翩龍駕兮云中。
屢舞兮仙仙,紛進拜兮庭前。
靈夭姣兮好服,神弗言兮意已傳。
牲不實兮酒不旨,將淹神兮神安止。
神弗止兮福遺我,事夫君兮長無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2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繪畫·溪山行旅圖
下一篇: (美國)E·E·肯明斯:太陽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