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段成己《鷓鴣天·誰伴閑人閑處閑》原文賞析(金)段成己
鷓鴣天·誰伴閑人閑處閑
誰伴閑人閑處閑?梅花枝上月團(tuán)團(tuán)
。陶潛自愛吾廬好
,李白休歌《蜀道難》
。林壑靜
,水云寬
,十年無夢到長安
。五更門外霜風(fēng)惡
,千尺青松傲歲寒
。
段成己《鷓鴣天·誰伴閑人閑處閑》原文賞析.png)
這是一首“詠懷體”詞章
。作者段成己以節(jié)行奇?zhèn)プ苛⒂诤臃谶z老間,金亡后
,面對市朝更改
、陵谷變遷的慘然現(xiàn)實(shí),他無意從仕
,追隨乃兄遁跡龍門深山
,謝絕了元世祖璽書之召,浩然方寸
,不受塵涴
,閉門讀書,守道至終
。詞發(fā)心聲
,故深有寄托
,圖貌閑靜寧謐的隱逸生活,抒吐磊落傲岸的志士懷抱
,超然而起
,戛然而止,景近旨深
,格高骨重
,堪稱金詞中的佼佼者。
啟篇吐語自問自答
,寓意深微
,有籠罩全篇之妙?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巴瓢殚e人閑處閑
?”一疊聲三個(gè)“閑”字,如連珠落盤
,從音響與意念上
,突出了人物形象閑暇自得、蕭然塵外的飄逸神韻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伴e人”謂處境,無官一身輕
;“閑處”謂環(huán)境
,山林掩茅廬;“閑”謂心境
,萬事不關(guān)心
。三“閑”疊出,詞人處世態(tài)度隱然揭現(xiàn):決意逍遙山林
,不事新朝
,所謂“推手功名非我事,閑處聊為閑客”(《大江東去》)
,“此身已伴閑里老
,且將笑口酒邊開。安車待聘非吾事
,休作姑山隱逸猜
!”(《雨后漫成》)語謙和而心決烈。如此高士
,誰堪為伴
?“梅花枝上月團(tuán)團(tuá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本o跟進(jìn)的答語
,以素有特殊喻意的物象
,將人物的豐姿映襯得愈加鮮明。明月以皎潔動(dòng)人
,梅花以傲骨著世
,詞人清夜良宵與之相伴,月
、梅
、人溶成一幅靜穆剪影
,滲透出一種澹雅高潔的意趣
。接下二句因比興而起議論,借古喻今
,挑明襟懷:“陶潛自愛吾廬好
,李白休歌《蜀道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碧諟Y明有詩云:“孟夏草木長
,繞屋樹扶疏,群鳥欣有托
,吾亦愛吾廬
。”(《讀山海經(jīng)》)詠寫掙脫塵網(wǎng)
、逍遙田園的自欣心情
;李白有《蜀道難》,悲歌世路艱難
、仕途坎坷的傷慨
。時(shí)遭亂世,身乏媚骨
,不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莫如效法陶令“守拙歸田園”,休要為求仕蹉跎而“失聲橫涕”
,唏噓悲歌
。進(jìn)退取舍之斟酌間,心室洞開
,閫奧畢現(xiàn)
,遺民的貞烈氣節(jié),從容陳明
。
過片三句換用倒敘手法
,總寫十年隱居生涯、坐實(shí)上片所述
。龍門山位于黃河?xùn)|側(cè)
,山深林茂
,人煙稀少,數(shù)間茅廬
,塵囂不到
。詞人幽棲于此,長年徜徉幽靜的林壑
,終日坐觀無邊的白云
,俗念滌盡,心寬意詳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笆隉o夢到長安”,騰挪筆勢
,寫盡“閑人”心湖之靜:不僅足不出山
,夢魂也未到過京華朝市。澹泊無欲
,古井無波
,新朝的富貴榮華與己無關(guān),首句“閑人閑處閑”的形象獲得了漫長歲月給予的具體印證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拔甯T外霜風(fēng)惡,千尺青松傲歲寒”
。筆勢從倒敘拉回現(xiàn)實(shí)
,因景生情,復(fù)以比興手法戛然束斷全篇
。詞人無意于塵世之囂囂紛雜
,然而元蒙新朝并不能容忍這種“不食周粟”的行為,世祖璽書召命作者起為平陽儒學(xué)提舉即為一事例
;元蒙政治向稱殘暴
,拒不赴任,壓力可想而知
。夜半披衣開戶
,霜風(fēng)逼人,詞人睹景心動(dòng)
,忽然情涌如潮:他決心學(xué)門外青松
,“傲對歲寒”,在艱難的時(shí)代里清白地生活下去
。收尾處忽在淡語中發(fā)激越逸響
,一鳴即收,驚人耳目
,詞人的人格
、志向被集中而醒目地推現(xiàn)出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扒С咔嗨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正是他氣節(jié)凜然、俯視千古的精彩亮相
。全詞用象喻的手法構(gòu)造意境
,抒懷詠志,梅月出于幕啟
,青松立于幕落
,構(gòu)思新巧,意象鮮明
,蘊(yùn)意尤為深厚沈至
,在金詞中殊不多見。
誰伴閑人閑處閑【詩歌名稱】:鷓鴣天一六首
【年代】:元
【作者】:段成己
【內(nèi)容】:
鷓鴣天
誰伴閑人閑處閑
。
梅花枝上月團(tuán)團(tuán)。
陶潛自愛吾房好
,李白休歌蜀道難
。
林壑靜,水云寬
。
十年無夢到長安
。
王更門外霜風(fēng)惡,千尺青松傲歲
《鷓鴣天》詩詞鑒賞《鷓鴣天》詩詞鑒賞1 《鷓鴣天》
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
。[3]
舞低楊柳樓心月
,[4]
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5]
從別后
,憶相逢
,[6]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7]
猶恐相逢是夢中
。
作品賞析
[1]此調(diào)取名于唐人鄭崳詩句“春游雞鹿寨,家在鷓鴣天”
。又名《思越人》
、《思佳客》等。雙調(diào)
,五十五字
,平韻。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
。玉鐘:酒杯的美稱
。
[3]拚卻:不惜
,甘愿。
[4]樓心:一作“樓頭”
。
[5]扇底:一作“扇影”
。
[6]相逢:詞中“相逢”凡二見,前一指初逢
,后一指重逢
,其意有別。
[7]剩把:盡把
,只把
,再三把。釭(音剛):燈
。
此詞表現(xiàn)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
,別離,重逢
。
“彩袖殷勤”二句
,一著筆于對方,一落墨于自身
,既展現(xiàn)了二人初識時(shí)的特定情境
,也披露了二人一見傾心、愿托終身之際的曲折心態(tài)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安市洹保f明對方并非與自已門第相配的大家閨秀
,而不過是侑酒于華宴的歌女
。但此時(shí)伊人殷勤捧杯勸飲,卻不僅僅是履行侑酒之責(zé)
,而欲藉此暗通情愫
。而心有屢犀的作者又何嘗不諳其意?為了報(bào)答她于已獨(dú)鐘的深情
,他開懷暢飲
,不惜一醉。這就寫出了感情的雙向交流
。
“舞低楊柳”二句描寫歌舞場面
,渲染歡樂氣氛,是對初識
、亦即初盟時(shí)的情境的進(jìn)一步勾畫
。不徑言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zhuǎn),而借時(shí)間的推移
,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其盡態(tài)極妍
,是作者的獨(dú)出機(jī)杼之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拔璧汀本浼赛c(diǎn)出了艷舞的持續(xù)之久
,又將月升日沉的自然現(xiàn)象化為其動(dòng)態(tài)效應(yīng)?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案桀i句由暗示伊人輕搖紉扇
,盡興演唱,直至精被力竭
,才暫歌喉——扇底風(fēng)盡
,不正意味著歌喉暫歇?這種竟夜歌舞
、通宵歡宴的情景
,無疑從一個(gè)側(cè)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階層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對它歷久難忘
,卻不僅僅是出于對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
,更因?yàn)槟鞘撬c伊人相識相戀的契機(jī)。這兩句造語精麗
,發(fā)想新奇
,于織濃綺華中別見韶秀之美,因而深為后代詞論家所推賞
。
下片一筆躍至別后的相思,而將初盟以迄別離的種種情事盡皆略去
,頗見剪裁之工
。“從別后”二句點(diǎn)明初逢的場面是其別后懷念的主要內(nèi)容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皫谆鼗陦簟本渲痹V魂?duì)繅衄摰南嗨记閼选
!芭c君同”暗示不獨(dú)自已如此
,對方亦復(fù)頻入夢境,想思無已
,但夢中重逢的歡娛極其短暫
,夢后獨(dú)處的凄愴卻格外深長。如是者三
,必然既想入夢
,又怕入夢,乃至將夢作真、將真作夢
。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
、“猶恐”前后勾連,通過持燈反覆照看而猶難以釋然這一對眷戀至深的情侶久別重逢的那種驚喜交集
、喜極轉(zhuǎn)憂的特殊心態(tài)
。唯其眷戀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將夢作真。
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評曰:“下半闋曲折深婉
,自有艷詞
,更不得不讓伊獨(dú)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边@當(dāng)不是溢美之辭
。當(dāng)然,末二句也許受到杜甫詩“夜闌更秉獨(dú)
,相對如夢寐”(《羌村三首》之一)
,及司空曙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云陽館與韓紳宿別》)的啟發(fā)
。
【集評】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雪浪齋日記》:叔原“楊柳”
、“桃花”等句,“不愧六朝宮掖體”
。
趙令畤《侯鯖錄》引晁補(bǔ)之云:晏元獻(xiàn)不蹈襲人語
,風(fēng)度閑雅,自是一家
。如“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下半闋曲折深婉
,自有艷詞,更不得不讓伊獨(dú)步
。
黃蓼園《蓼園詞選》:“舞低”二句
,此白香山“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更覺濃至
。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為別后相逢之詞。上片
,追溯當(dāng)年之樂
,“彩袖”一句,可見當(dāng)年之濃情密意
。拼醉一句
,可見當(dāng)年之豪情
。
換頭,“從別后”三句
,言別后相憶之深
,常縈魂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敖裣眱删洌?xì)w到今日相逢
。老杜云:“夜闌更秉燭
,相對如夢寐”,小晏用之
,然有“剩把”與“猶恐”四字呼應(yīng)
,則驚喜儼然,變質(zhì)直為宛轉(zhuǎn)空靈矣
。
上言夢似真
,今言真似夢,文心曲折微妙
。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詞情婉麗
。
這首詞是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寫詞人與一個(gè)女子的久別重逢
。上片回憶當(dāng)年佳會(huì)
,用重筆渲染,見初會(huì)時(shí)情重
;過片寫別后思念
,憶相逢實(shí)則盼重逢,相逢難再
,結(jié)想成夢
,見離別后情深;結(jié)尾寫久別重逢
,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shí)情厚
。通篇詞情婉麗
,讀來沁人心脾。晁補(bǔ)之稱贊小晏不蹈襲人語
,風(fēng)度閑雅
,自成一家,舉出“舞低楊柳樓心月”一聯(lián)
,說“知此人必不生于三家村中者
。”(見《侯鯖錄》)劉體仁在《七頌堂詞繹》中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叔厚云:‘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嗽娕c詞之分疆也
。”
上片敘寫當(dāng)年歡聚之時(shí)
,歌女殷勤勸酒
,自己拚命痛飲,歌女在楊柳圍繞的高樓中翩翩起舞
,在搖動(dòng)繪有桃花的團(tuán)扇時(shí)緩緩而歌
,直到月落風(fēng)定,真是豪情歡暢
,逸興遄飛
。詞中用詞絢爛多彩,如“彩袖”
、“玉鍾”
、“醉顏紅”、“楊柳樓”
、“桃花扇”等
。但是,所有這一切又都是追憶往事
,似實(shí)卻虛
,所以更有了一種如夢如幻的美感。
下片敘寫久別重逢的驚喜之情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般y釭”即是銀燈;“?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只管。末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
,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
,但表達(dá)更為輕靈婉折。這是因?yàn)殛處椎雷鞔嗽~是在承平之世
,而久別重逢的對象亦是相愛的歌女
,情況不同,則情致各異
。詞中說
,在別離之后
,回想歡聚時(shí)境況,常是夢中相見
,而今番真的相遇了
,反倒疑是夢中。情思委婉纏綿
,辭句清空如話
,而其妙處更在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
,有情文相生之妙
。
這首詞的藝術(shù)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dāng)年歡聚情況
,似實(shí)而卻虛
,當(dāng)前一現(xiàn),倏歸烏有
;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
,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
,宛如一首樂曲
,使聽者也仿佛進(jìn)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gè)字
,而能造成兩種境界
,互相補(bǔ)充配合,或?qū)嵒蛱?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既有彩色的絢爛
,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晏幾道詞藝之高妙
。
《鷓鴣天》詩詞鑒賞2 題老婦背柴圖
白發(fā)粗衣山路難
,相扶只賴手中竿。應(yīng)疑枯體吹風(fēng)倒
,不忍雙眸透骨寒
。
柴壓背,步挪前
,折腰無意向天看
。太陽依舊當(dāng)空照,照得模糊影一團(tuán)
。
近曉推窗探雪情,燈將黑白畫成屏
。低枝欲折梨花重
,小徑初開鐵鏟輕
。
風(fēng)失語,水凝聲
,為何羞愧自心生
?因貪西子銀裝色,竟愿天公雪莫停
。
與妻女同游白堤感
十載光陰一瞬間
,重溫故事斷橋前。白堤默默通今古
,垂柳絲絲結(jié)愛緣
。
山穩(wěn)重,水纏綿
。高翔云際是風(fēng)鳶
。凝眸對望靈犀動(dòng),小女歡聲蕩碧天
。
題圖
流瀑青絲三尺長
,身纖唯著雪霓裳。腕如白藕環(huán)貞玉
,眸似寒潭映月光
。
人合劍,劍含霜
,為何惹我動(dòng)柔腸
?愿憑赤血千般熱,濺上紅唇一點(diǎn)香
。
夢里蝴蝶比翼飛(新韻)
夢里蝴蝶比翼飛
,百合叢里共玫瑰。前生故事曾相憶
,今世心盟切莫違
。
融宿雪,過春雷
,和風(fēng)細(xì)柳水之湄
。情絲萬縷誰能數(shù)?羨煞鴛鴦不欲歸
。
我的鴻程十年
十載相牽情自濃
,滄桑不語換青蔥。誠將歸路朝明月
,已慣生涯類轉(zhuǎn)蓬
。
曾忐忑,漸從容
。遍嘗滋味尚由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仨€怨征途短,鴻爪深深旭日紅
。
雨中夜歸
雨驟夜深行色匆
,茫茫水路更狂風(fēng)。車馳身側(cè)騰飛浪
,雷炸云間裂紫穹
。
衣濕漉,眼朦朧
。心頭燈火卻融融
。此時(shí)小女應(yīng)酣睡,一碗姜湯味正濃
。
OSS項(xiàng)目
梅破香飄春意萌
,寧波幾個(gè)苦行僧。當(dāng)時(shí)羈旅常追憶
。故地聽聞總動(dòng)情
。
吃泡面,注銀屏
。朝來紅日又寒星
。妻兒誰忍難相顧?項(xiàng)目傾心合夢縈
。
《鷓鴣天》詩詞鑒賞3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fēng)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
詩萬首,酒千觴
。
幾曾著眼看侯王
?
玉樓金闕慵?xì)w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
朱敦儒詞作鑒賞
此詞系作者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
,故題為西都作。該詞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小令
,曾風(fēng)行汴洛
。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
,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
,這是有深意的。據(jù)《宋史。文苑傳》記載
,他志行高潔
,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
,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xué)官
,他固辭道:麋鹿之性
,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
。終究拂衣還山
。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
,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tài)度和襟懷抱負(fù)的集中反映
。
《鷓鴣天》詩詞鑒賞4 鷓鴣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
。
何須淺碧深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應(yīng)羞
,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
,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
。
注 釋
⑴鷓鴣天:詞牌名。
⑵“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
,謂桂花為中秋時(shí)節(jié)首屈一指的花木
。
⑶“騷人”二句:取意于陳與義《清平樂·木犀》的“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之句意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膀}人”、“楚人”均指屈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缮罚阂蓡栐~,猶可是
。情思:情意
。何事:為何。此二句意謂《離騷》多載花木名稱而未及桂花
。
譯 文
淡黃色的桂花
,并不鮮艷,但體態(tài)輕盈
。于幽靜之處
,不惹人注意
,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
。桂花色淡香濃
,應(yīng)屬最好的。
(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嫉
,菊花自當(dāng)羞慚
。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經(jīng)地義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珊肚瓕鸹ú惶私猓珱]有情意了
。不然
,他在《離騷》中贊美那么多花,為什么沒有提到桂花呢?
賞 析
李清照的這首詠物詞詠物而不滯于物
。草間或以群花作比
,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騭古人
,從多層次的議論中
,形象地展現(xiàn)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xué)觀點(diǎn)和對桂花由衷的贊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眾
,色不誘人
,但卻“暗淡輕黃”、“情疏跡遠(yuǎn)”而又馥香自芳
,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
。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爾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號易安居士,漢族
,齊州濟(jì)南(今山東省濟(jì)南市章丘區(qū))人
。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
,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
,她小時(shí)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shí)
,流寓南方
,境遇孤苦。所作詞
,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
,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qiáng)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
,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
,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
,留存不多
,部分篇章感時(shí)詠史,情辭慷慨
,與其詞風(fēng)不同
。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詩詞歌賦于中國人而言
,怕已刻在骨髓里
,無論時(shí)隔多久,總是心里一份抹不去的情懷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huì)》的播出
,讓人們真切感受到詩可“言志”,詞可“抒情”
,二者既可抵消生活的粗糲
,又可磨洗庸常的瑣屑,知恥
、知禮
、知不可為,讓人形端表正
。
東廳街道將以“賞中華詩詞
、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一日一詩詞
,重溫那些曾經(jīng)學(xué)過的古詩詞
,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
,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yǎng)
,涵養(yǎng)心靈,“再使風(fēng)俗淳”
。
《鷓鴣天》詩詞鑒賞5巷陌風(fēng)光縱賞時(shí)
。籠紗未出馬先嘶
。白頭居士無呵殿
,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
,月侵衣
。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
,看了游人緩緩歸
。
譯文
街道上的風(fēng)光,在縱情賞燈的時(shí)候
,豪貴家的紗燈籠還未出門
,門外的馬兒已在嘶吼。我這白發(fā)蒼蒼的平民百姓
,沒有隨從呼前擁后
。只有相隨作伴的小女,坐在自己的肩頭
。
花燈滿街滿市
,月光映照衣裘。少年時(shí)的賞心樂事
,老來卻是悲涼的感受
。來到繁華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點(diǎn)寒冷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