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長安古道馬遲遲
夕陽鳥②外,秋風(fēng)原上
,目斷四天垂。歸云一去無蹤跡
,何處是前期?狎興③生疏,酒徒蕭索
,不似少年時④。【注釋】
此詞寫的是作者深秋時節(jié)在長安路上的所見所思,北宋柳永作
。馬遲遲:馬行緩慢的樣子。①亂蟬嘶:一作“亂蟬棲”
。②鳥:又作“島”
,指河流中的洲島。③狎(xiá)興:游樂的興致
。狎:親昵而輕佻。④少年時:又作“去年時”。
【大意】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
,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夕陽照射下歸去的云一去杳無蹤跡
,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xiàn)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時候的樣子了。【賞析】
每說起柳永詞
,人們往往多著重于他在長調(diào)慢詞方面的貢獻(xiàn),其實在小令方面,柳永的成就也是非常可觀的。葉嘉瑩認(rèn)為唐五代小令中所敘寫的“大多不過是閨閣園亭傷離怨別的一種‘春女善懷’的情意”,而柳詞中則有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柳永的這種特色,在其慢詞中多有表現(xiàn),卻不僅限于長調(diào)慢詞,他的短小的令詞,在內(nèi)容意境方面也同樣有一些可注意的開拓,《少年游》便是其中之一。柳永常常懷有一種“失志”的悲哀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心懷士族家庭固有的用世之志,另一方面則又因天性之稟賦而愛好浪漫的生活。此二種觀念的沖突造成了柳永的半生落魄和不得志,也成就了他的流芳百世,一如李煜的國和詞一樣。早年落第之時,柳永還可以藉“淺斟低唱”來排遣,但韶華漸逝,漸入中年后他對游樂早已失去了當(dāng)年的興致,于是在志向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種感情也失去寄托的悲戚。這首小詞從寫實入手
【拓展】
對于世間的思考
,古人和今人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唐代李商隱曾作《謁山》,表達(dá)了歲月難再、世事無常的思考。全詩如下: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56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月夜》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