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瑯上口
,雖然表現(xiàn)離別之情,卻不一味地哀怨凄涼
,悲傷之中也有豁達(dá)
。詞人并不刻意描摹那種細(xì)膩委婉的情思,而是借助簡(jiǎn)單說明性的語言以及語言自然變化引起人們感情的起伏
,如上下片前三句平仄相間
,而第四句卻都只有一仄聲四平聲,使末句語調(diào)突然平緩
,從而體現(xiàn)出一種悠遠(yuǎn)
、難以抑制的失落情緒,這正是民歌容易被讀者接受
,廣泛流傳的特點(diǎn)之一
。盡管明了上口,這首畢竟出自文人之手的詞在語意安排上
,還是非常巧妙的
,上片是由景寫到情,以青山迎送暗示人的別離
,以人的有情反襯山的無情
,下片則由情到景,有情人不成眷屬
,淚水盈盈
,而江上之潮卻不似人心,自歸于寧?kù)o
,似乎什么也沒發(fā)生
,人的有情再次在自然的冷漠面前凸現(xiàn)出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