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明中期江西詩詞·明中期詞人·費宏明代江西詩詞·明中期江西詩詞·明中期詞人·費宏
費宏(1468~1535),字子充,號鵝湖,鉛山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進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遷左贊善,直講東宮,進左諭德。武宗立,擢太常少卿,兼侍講讀。預修《孝宗實錄》。充日講官。正德二年拜禮部右侍郎,尋轉(zhuǎn)左,五年進尚書。次年冬十二月,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尋加太子太保[1]、武英殿大學士,進戶部尚書。幸臣錢寧陰黨宸濠,欲交歡宏,不得,因構(gòu)以他事。寧王宸濠敗,言事者爭請召宏。世宗(嘉靖)即位,遣行人即家起宏,加少保[2],入輔政。宏持重識大體,明習國家故事。與楊廷和、蔣冕、毛紀同心協(xié)贊,數(shù)勸世宗革武宗弊政。及廷和等去位,遂為首輔,加少師兼太子太師[3]、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4],委任備至。后為張璁、桂萼所誣,致仕[5]。嘉靖十四年(1535),萼既死,璁亦去位,世宗始追念費宏,再遣行人即家起官如故。未幾,卒于官,年六十八,贈太保,謚文憲。宏三入內(nèi)閣,佐兩朝殆十年,中遭讒構(gòu),訖以功名終。生平事跡見《明史》卷一九三、《國朝獻征錄》卷一五江汝璧撰《費公行狀》等。有《費文憲詩集》《費文憲集選要》《宸章錄》《鵝湖摘稿》《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31冊錄《太保費文憲公摘稿》二十卷(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四年吳遵之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3冊錄其《明太保費文憲公文集選要》七卷(明徐階選,明劉同升選)(明崇禎間刻清印費文憲公文通公合集本),集部第292冊錄其所編君臣唱和詩集《宸章集錄》不分卷(明藍格鈔本)?!顿M文憲集選要》七卷,惜陰堂裁為《費文憲公詞》,現(xiàn)存詞20首。
其詞多慶賀贈答之作,或賀生日,或賀靖賊,或賀功名,或賀升遷,或酬唱,或贈答,如《醉蓬萊·賀吳克溫先生乃尊生日》《水龍吟·壽岳母士齋濮老夫人》《念奴嬌·詠安慶府守備楊銳知府張文錦阻遏寧賊》《水龍吟·賀提督王公伯安克平逆賊》《滿江紅·為闔邑里老賀杜侯望之平逆賊還縣》《沁園春·賀民悅侄領(lǐng)鄉(xiāng)薦》《過秦樓·為族人作賀歐陽舉人》《喜遷鶯·代郡僚作賀太守朱亨之考滿丙子正月作》《水調(diào)歌頭·八月二十二日張桐廬瑩邀予登嚴先生祠堂酌客星亭上因次晦翁夫子韻》《水調(diào)歌頭·內(nèi)閣詠蓮房》《滿庭芳·偶閱東坡墨刻有此詞用韻戲作》《沁園春·夏桂洲作沁園春賀列橋卜筑用韻答之》《西江月·為縣尊杜侯送高三衙致仕作》《水龍吟·送太宗伯松露周公致仕》《沁園春·方僉憲思道用黃門公謹韻作詞賀列橋新居亦用韻答之》《沁園春·為嚴四府乃弟用聲賦隨可齋》等,題材內(nèi)容較為狹窄,有不少口語入詞,通俗淺近。茲舉一例,如《念奴嬌·詠安慶府守備楊銳知府張文錦阻遏寧賊》:
寧王東下,要把那、龍虎江山占據(jù)。安慶城邊,卻被我、兩個忠臣攔住?;鸺斩啵铺萃髟O。賊死應無數(shù)。幾番大敗,痛哭相呼且去。
聞是守備楊侯,協(xié)同張?zhí)兀恍姆烙?。遮蔽江淮,功不讓、往日睢陽張許。逆賊回舟,魂游江上,已心灰氣沮。功勞如此,何人為達明主。
寧王朱宸濠謀反及朝廷平叛,這一題材較多地見于費宏的詞中。此詞歌頌安慶府守備楊銳和太守張文錦阻遏逆賊之功,把他們比作唐代“安史之亂”中抗戰(zhàn)有功的張巡、許遠,希望為他們請功。通篇正氣浩然,抑揚爽朗,且有口語入詞,通俗淺近。而同為贊頌之詞,《解連環(huán)·哭巡撫孫公為逆賊所害》則哭悼為抗戰(zhàn)而遇害的江西巡撫孫燧,沉痛悲憤;《水龍吟·賀提督王公伯安克平逆賊》則贊頌王伯安的雄才大略,平叛有功,痛快淋漓。由此可見費宏詞風格的多樣性。
除了上述題材外,費宏詞還有部分對景抒懷之作,風格也不同。如《西江月·舟中夜行獨坐無酒撫卷作》:
霜月高懸碧漢,畫船自泛寒江。銀燈獨對夜何長。窗外浮光蕩漾??晒拄鹕栝?,間來冷落瓊觴。思量無計助清狂。且與青編相向。
此詞為羈旅行役之作,清麗典雅。月夜泛舟,舟中獨坐,有書無酒,無助清狂,只有書籍相伴相隨,閑適與清愁兼有?!氨虧h”“麴生疏闊”“瓊觴”“青編”等,用語典雅,色調(diào)清麗,風格有別。
注釋
[1]《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二“太子太?!睏l作“正德七年以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進加”。[2]《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一“少保”條作“正德十六年以致仕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起用加”。[3]《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二“太子太師”條作“嘉靖四年以少保加,以少師兼”。[4]《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一“少師”條作“嘉靖四年以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加,兼太子太師,六年致仕,十四年復職,卒”。[5]《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二“太子太?!睏l作“正德……十年致仕,十六年起以少保兼”,為第一次致仕;而《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一“少師”條作“嘉靖……六年致仕,十四年復職,卒”,為第二次致仕,即此。又《弇山堂別集》卷四十五《明內(nèi)閣輔臣年表敘》:“費宏……正德六年以禮書文淵閣學入,九年以太子太保、武英殿學致仕,十六年復入,嘉靖六年以少師華蓋殿學致仕,十四年復入,明年卒?!迸c之小異而大同。
描寫江西的詩句有哪些?【滕王閣序】節(jié)選 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滕王閣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始建于唐朝,因初唐詩人王勃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1)
【江西】蘇軾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瀧,篙聲犖確相舂撞。
醉臥欲醒聞淙淙,真欲一口吸老龐。
何人得俊窺魚矼,舉叉絕叫尺鯉雙。
這是公元1094年,蘇軾泛舟贛江上,聽淙淙流水,發(fā)出“江西山水真吾邦”的贊嘆。表達了詩人對江西山水、風物由衷贊美。
(2)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西林寺是廬山北山的第一座寺廟。廟里墻壁上滿是詩詞,其中以蘇軾這首最為有名。詩人從各個角度看廬山,寥寥幾句就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廬山的千姿百態(tài)。
(3)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
(4)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是陶淵明隱居在廬山腳下田園生活之后著作的,主要體現(xiàn)隱居田園生活的樂趣,表達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歡喜及對大自然的贊嘆。
(5)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郁孤臺”建在贛州市區(qū)北部的賀蘭山頂。那時,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在曾在贛州任職時,留下的名詞,因此郁孤臺從此名揚天下。
(6)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唐代詩人白居易登廬山,時值山下桃花已謝,大林寺桃花正妍,即興賦詩一首。而今大林寺已難尋覓,但白居易詠詩的花徑猶在。
(7)
【愛蓮說】節(jié)選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公元1071年,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由于酷愛蓮花,他在軍衙東側(cè)開挖了一口池塘種植荷花。作者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jié),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8)
【游武功山】徐霞客
千峰嵯峨碧玉簪,
五嶺堪比武功山。
觀日景如金在冶,
游人履步彩云間。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武功山,見到武功山壯麗的景色,發(fā)自內(nèi)心的由衷贊嘆。
(9)
【春過鄱陽湖】貫休
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
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
過此愁人處,始知行路難。
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嘆。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寫詩無數(shù)。本詩描寫春天的鄱陽湖,浩瀚與壯闊。山水艷艷,候鳥依依,盡在鄱陽湖畔。
(10)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悼惜殘春,感傷年華的飛逝,又暗寓懷人之意。
關(guān)于江西的詩詞有哪些?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代: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送客之江西
唐代:鄭錫
乘軺奉紫泥,澤國渺天涯。
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
草深鶯斷續(xù),花落水東西。
更有高堂處,知君路不迷。
清平樂·秋詞
宋代:蘇軾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送明卿之江西
明代:李攀龍
青楓颯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迷。
誰向孤舟憐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江西送人
唐代:曹鄴
八月江上樓,西風令人愁。攜酒樓上別,盡見四山秋。?
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時疑。郎本不住此,無人泣望歸。?
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遙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
將心速投人,路遠人如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2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