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著作·三家詩拾遺十研究著作·三家詩拾遺十
(清) 范家相撰 漢代傳詩者四家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端鍟そ浖尽贩Q齊詩亡于魏
,魯詩亡于西晉
,唯韓詩存
。宋修《太平御覽》多引韓詩
,《崇文總目》亦著錄。劉安世
、晁說之尚時時述其遺說。而南渡儒者
,不復論及。知亡于政和建炎間
。自鄭樵以后
,說詩者務立新義
,以掊擊漢儒為能。三家之遺文
,遂散佚而不可復問
。王應麟于咸淳之末
,始掇拾殘剩
,輯為詩考三卷
。然創(chuàng)始難工
,多所掛漏
。又增綴逸詩篇目
、雜采諸子依托之說,亦頗少持擇
。范家相此編
,因王氏之書,重加裒益
,而少變其體例。首為古文考異
、次為古逸詩
,次以三百篇為綱,而三家佚說一一并見
。較王氏所錄以三家各自為篇者
,亦較易循覽。以 《三家詩拾遺》為名
,則古文考異不盡三家之文者
,自宜附錄
。其逸詩不系于三家者,自宜芟除
。雖未免失于貪多
,搜采亦間有未周
,然較王氏之書則詳贍遠矣
。嚴虞惇作《詩經質疑》內有 “三家詩遺說”一篇
,又惠棟《九經古義》
、余蕭客 《古經解鉤沈》于三家亦均有采掇
。論其賅備
,都不及此編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度以娛斑z十卷》見《四庫全書·經部詩類》; 《守山閣叢書·經部》道光本
、鴻文書局景道光本
、博古齋景道光本;《范氏三種》; 《叢書集成初編·文學類》
。
求大學入學前需要讀的經典名著《尚書正義》二十卷
,舊題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正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睹娬x》七十卷
,漢毛亨傳
、鄭玄箋
、唐孔穎達正義
。《周禮注疏》四十二卷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秲x禮注疏》五十卷,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抖Y記正義》六十三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
。《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
,晉杜預集解
、唐孔穎達正義?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洞呵锕騻髯⑹琛范司恚瑵h何休解詁
、唐徐彥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洞呵锕攘簜髯⑹琛范?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晉范寧集解
、唐楊士勛疏
。《孝經注疏》九卷
,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論語注疏》二十卷
,魏何晏等集解
,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
,漢趙岐注
、舊題宋孫奭疏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稜栄抛⑹琛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晉郭璞注
、宋邢昺疏
。(《毛詩》
、《儀禮》
,皆依疏本子卷計數
,《孝經》亦依疏分卷
。)相臺岳氏本《古注五經》。(宋岳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明翻刻宋本
。武英殿翻刻本附考證
,江南翻刻本,貴陽翻刻本
,廣州翻刻本,成都翻刻本
。)《易》九卷,王韓注
,附《略例》一卷?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稌肥恚讉?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对姟范恚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鄭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洞呵镒笫蟼鳌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杜集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抖Y記》二十卷
,鄭注。(便文可稱相臺五經
。)永懷堂古注《十三經》
。(明金蟠
、葛鼒同刻本
,今江寧書局補足印行
。又杭州局刻本
。諸經注
,即明李元陽刻注疏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缎⒔洝奉}漢鄭氏注
,實是唐玄宗注
。)《易》九卷
,附《略例》一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稌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姟范?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秲x禮》十七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吨芏Y》四十二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抖Y記》四十九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洞呵镒髠鳌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豆騻鳌范司?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豆攘簜鳌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墩撜Z》二十卷
。《孟子》十四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缎⒔洝肪啪?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稜栄拧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艠菃巫⒔硐浔尽妒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星子干氏刻本
。皆古注
,《論語》并刻朱注
,《毛詩》間采孔疏
。)明監(jiān)本宋元人注《五經》
。(明經廠本,揚州鮑氏刻本
,南昌萬氏刻本,又江寧局本
,又崇道堂本,又武昌局本
。通行杜氏巾箱《六經》單注本
,尚不謬
。
坊本音注
,皆不可據
。)《易宋朱子本義》四卷
。
《宋程子傳》四卷
。(江寧本本義
,依《朱子》原本十二卷
,兼刻程傳,他本無
。)《書》宋蔡沈集傳六卷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对姟分熳蛹瘋靼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武昌局本附序
。)《春秋》舊用宋胡安國傳
,乾隆間廢
,改用《左傳》杜注三十卷。(江寧本左傳有姚培謙補注
,鮑本合刻三傳
,附《春秋傳說匯纂》。)《禮記》元陳澔《集說》十卷
。(崇道堂本兼錄御案。新刻《五經》
,江寧本最善。)明洪武定制
,試士經義
,用注疏及此數本
。《春秋》兼用《左》
、《公》、《谷》
、胡、張洽五《傳》
。《永樂五經大全》成書后
,即專用此本。國子監(jiān)雕板
,因至今沿稱“監(jiān)本”
。今明監(jiān)本希見
,姑以舊名統(tǒng)攝之
。
《四書章句集注》十九卷
。(明經廠大字本
,揚州鮑刻本
,南昌萬刻本,武昌局本
,皆合五經刻
。)以上正經、正注合刻本毛鄭《詩》三十卷
,(《詩譜》一卷,《毛詩音義》三卷
,附《毛詩校字記》一卷
。嘉慶甲子木瀆周氏?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瘫尽#┲乜碳尉副荆ā吨芏Y》鄭注十二卷
,附《札記》一卷
。顧廣圻校
。黃丕烈刻士禮居叢書本
。明嘉靖徐氏有翻刻相臺岳氏三《禮》單注本,今偶一見
,不錄。)福禮堂《周禮注》十二卷
。(周氏刻本,張青選清芬閣重刻本
。鄭注,附《釋文》
。)影宋嚴州單注本《儀禮》十七卷,附《校錄》一卷
。(士禮居校本
,武昌局翻黃本
。鄭注。)影宋景德本《儀禮疏》五十卷
。(蘇州汪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影宋撫州單注本《禮記》二十卷
,附《考異》二卷。(張敦仁?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武昌局翻張本
。鄭注
。)惠校本《禮記注疏》六十三卷
。(惠棟依宋本校
。和氏刻本
。)影宋單注本《公羊傳》十二卷。(汪士鐘刻本
。何注
。)校宋本《孟子》趙注十四卷
,孫奭《音義》二卷。(孔繼涵刻微波榭遺書本
。)附《釋文爾雅》單注本十卷。(清芬閣校
。郭注。)武昌局刻《周禮》
、《儀禮》、《公羊》
、《谷梁》、《孝經》
、《爾雅》單注大字本
。(皆古數
。卷數仍舊
。)仿宋本《周易本義》十二卷
。(曹寅揚州詩局刻本
,武英殿重刻宋大字本。)重刻宋本《周易本義》十二卷
,附《呂氏音訓》。(寶應劉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瘫尽K螀巫嬷t《音訓》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兑粲枴穭e有金華叢書本
。)《周易傳義音訓》八卷
,附《易學啟蒙》。(程傳
、朱本義
,宋董楷合編
。
《呂氏音訓》新附
。高均儒校
。盱眙吳氏望三益齋刻本
。)《書傳音釋》六卷
,附《書》序
。(蔡傳,宋鄒季友音釋
。高均儒校。吳氏望三益齋本
。)翻刻宋淳佑大字本《四書集注》二十六卷。(國朝刻本
。)璜川吳氏仿宋本《四書集注》二十六卷
,附《考》四卷
。(吳志忠校
。嘉慶辛未刻本。)以上正經
、正注分刻本(注疏乃欽定頒發(fā)學官者
,宋元注乃沿明制通行者
,四書文必用朱注
,鄉(xiāng)會試五經文及經解
,古注仍可采用,不知古注者
,不得為經學
。)古香齋袖珍五經四書
。(康熙間內府刻
。無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洞呵铩窡o傳
。)秦氏巾箱本九經
。(秦鏷刻
。有音無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兑住啡恚稌匪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詩》四卷,《禮記》六卷
,《周禮》六卷,《春秋左傳》十七卷
,《孝經》一卷,《論語》二卷
,《孟子》七卷。)計樹園《十一經讀本》。(全文無注
,直音。嘉慶元年萬廷蘭刻
。無《論語》
、《孟子》
,經文皆依殿本注疏
,勝于旁訓
,惟《公》
、《谷》無傳之經文未錄
。)《春秋四傳》合刻本三十八卷。(《左》
、《公》
、《谷》
、胡
,元失名人編
。通行本
。)《周禮讀本》十二卷
。(袁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得齋校本《周官禮注》六卷
。(殷盤?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鄭注間采賈疏及宋人說
。)《周官精義》十二卷
。(連斗山
。通行本
。不能得單注本者初學止可讀此。)《儀禮章句》十七卷
。(吳廷華。乾隆丁丑
、嘉慶丙辰兩刻本。阮元編錄《皇清經解》學海堂刻本
,極善
。)《儀禮易讀》十七卷
。(馬之駉
。通行本
。便于初學
,惟字太小
。)《左傳讀本》三十卷。(道光間敕撰
。殿本
,貴陽官本
,清河官本
。)以上諸經讀本附——右正經正注◎列朝經注經說經本考證第二(空言臆說
、學無家法者不錄
。)《鄭氏易注》十卷
。(漢鄭玄
。盧見曾刻《雅雨堂叢書》輯本
,又廣州刻《古經解匯函》本三卷
,附《補遺》一卷
。)《周易鄭注》十二卷
。(丁杰輯補
。陳春刻湖海樓叢書本。)馬王《易翼》一卷
。(問經堂輯本
。)陸氏《周易述》一卷
。(吳陸績
。《古經解匯函》重刻孫堂輯本
,又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本三卷。)子夏《易傳》一卷
。(孫馮翼刻《問經堂叢書》輯本
,又張澍《二酉堂叢書》輯本
,又玉函山房輯本
。此唐以前人依托
,今通志堂
、漢魏叢書所收十一卷本
,乃宋以后人偽作
。)《周易集解》十七卷
。(唐李鼎祚
。雅雨堂本
,《古經解匯函》重刻盧本,明毛晉刻《津逮秘書》本
,張海鵬照曠閣刻《學津討源》本
,又明木瀆周氏刻本
,仁和葉氏刻周本
。)李氏《易解賸義》一卷
。(李富孫
。顧修刻《讀畫齋叢書》本
。)《周易口訣義》六卷
。(唐史徵。孫星衍刻《岱南閣叢書》本
,《古經解匯函》重刻孫本。)漢魏二十一家《易注》卷
。(孫堂輯?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瘫?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孫氏《周易集解》十卷
。(孫星衍
。岱南閣別行巾箱本
,伍崇曜刻《粵雅堂叢書》本
。)《周易虞氏義》九卷
,《虞氏消息》二卷
,《虞氏易禮》二卷
,《虞氏易事》卷,《易言》二卷
,《易候》一卷
。(張惠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盾氯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學海堂本無《易事》
、《易言》
、《易候》
。劉逢祿《虞氏易言補》
、《易虞氏五述》
,李銳《周易虞氏略例》
,未見傳本
。)《周易鄭氏義》二卷
。(同上
。)《周易荀氏九家義》一卷
。(同上
。)《易義別錄》十四卷
。(同上。孟喜
、姚信
、翟子元
、蜀才
、京房
、陸績
、干寶
、馬融
、宋衷
、劉表
、王肅
、董遇
、王廙
、劉瓛
、子夏
。)《周易姚氏學》八卷
,《周易通論月令》二卷
。(姚配中
。汪守成刻本
。)《卦氣解》一卷
。(宋翔鳳。自著《浮溪精舍叢書》本
。)《周易補疏》二卷。(焦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督故蠀矔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學海堂本
。)《易緯》十二卷
。(八種
。武英殿聚珍版本
,杭州
、福州重刻本,《古經解匯函》本
。目列后
。凡言聚珍版本者
,福州皆有重刻本,杭州亦重刻第一單三十九種小字本
。)《乾坤鑿度》二卷。(偽
。)《乾鑿度》二卷
。(藝海珠塵亦刻
。)《稽覽圖》二卷
。(珠塵亦刻
。)《秋終備》一卷
。《通卦驗》二卷
。《乾元序制記》一卷
。(偽。)《是類謀》一卷
。(珠塵亦刻。)《坤靈圖》一卷
。
(緯與讖異,皆古經說
,純駁不一
,宜分別觀之
。)《易緯略義》三卷
。(張惠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盾氯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跺X塘易緯稽覽考正》一卷
,未刊
。)《乾鑿度鄭注》二卷
。(丁杰輯補
。雅雨堂本
。)《讀易別錄》三卷
。(全祖望
。鮑廷博刻《知不足齋叢書》本
。)《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
。(宋李衡
。納蘭性德編刻《通志堂經解》本
,廣州書局《重刻通志堂經解》本
。)《易小帖》八卷。(毛奇齡
。《西河集》本
。)《易例》二卷
。(惠棟
。周永年
、李文藻刻《貸園叢書》本
,張海鵬刻《借月山房匯鈔本》
,錢熙祚刻《指?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繁?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易箋》八卷
。(陳法
。京師貴州館刻本
。)《易圖明辨》十卷
。(胡渭。錢熙祚刻《守山閣叢》本
,粵雅堂本
。)《易圖條辨》一卷。(張惠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盾氯繁尽#洞呵镎俭邥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毛奇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段骱蛹繁尽#兑滓簟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顧炎武。《顧氏音學五書》本
,學海堂本。)《京氏易傳》三卷
。(漢京房
。《津逮秘書》本
,《學津討源》本
。此書多言占候
,故四庫列術數類
,惟漢學家多與相涉
,未便歧出,姑附于此
。)《易漢學》八卷。(惠棟
。單行本,畢沅刻《經訓堂叢書》本
。孟、虞
、京、干
、鄭
、荀
。王保訓輯《京氏易》八卷
,嚴可均校補
,未刊
。)《易象鉤解》四卷
。(明陳士元
。守山閣本。)《仲氏易》三十卷
。(毛奇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段骱蛹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學海堂本
。)《易說》六卷
。(惠士奇
。家刻本
,學海堂本
。)《周易述》十九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兑孜⒀浴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惠棟
。盧氏刻本
。)《周易述》補四卷
。(江藩
,自刻本
。二書皆有學海棠本
。)《易確》十二卷
。(許桂林
。自刻本
。)《易話》二卷
,《易廣記》三卷
。(焦循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督故蠀矔繁?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太極圖說遺議》一卷。(毛奇齡
。《西河集》本
。)《河圖洛書原舛編》一卷
。(同上
。)《周易本義辨證》五卷
。(惠棟
。常熟蔣光弼《省吾堂匯刻書》本
。)以上易之屬(雜道家言者不錄
。魏關朗易傳,唐郭京《周易舉正》
,皆偽書
,不錄
。)《尚書大傳定本》八卷。(漢伏勝
。陳壽祺校注。廣州原刻本
,《古經解匯函》重刻陳本,又雅雨堂本三卷
。)《尚書馬鄭注》十卷。(孫星衍輯
。岱南閣別行本。龔自珍《尚書序大義》
,《尚書馬氏家法》
,未見傳本
。)《古文尚書疏證》八卷
。(閻若璩。家刻本
,吳氏天津刻本。)《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
。(孫星衍
。平津館本
,學海堂本
。孫勝于王
。)《尚書后案》三十卷。(王鳴盛
。原刻單行本
,學海堂本
。周用錫《尚書證義》
,未見傳本
。臧琳《尚書集解》一百二十卷
,臧鏞堂補
,未刊
。)《尚書釋天》六卷
。(盛百二
。學海堂本
。)《尚書地理今釋》一卷
。(蔣廷錫
。借月山房本
,《指?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繁?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學海堂本
。)《禹貢錐指》二十卷
,圖一卷。(胡渭
。原刻本,學海堂本
。程瑤田《禹貢三江考》
,在《通藝錄》內
,又學海堂本。)《禹貢鄭注釋》二卷
。(焦循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督故蠀矔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禹貢集釋》三卷
,附《錐指正誤》一卷
。(丁晏
。六藝堂自刻本
。)《尚書補疏》二卷
。(焦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督故蠀矔繁荆瑢W海堂本
。)尚書說》一卷
。(宋翔鳳
。浮溪精舍本
。)《尚書余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