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傳統(tǒng)資訊 >> 傳統(tǒng)文學(xué)

      辛棄疾《賀新郎·同甫見和,再用韻答之》詩詞賞析

      大道家園 2023-07-29 22:09:48

      賀新郎

      同甫見和

      ,再用韻答之

      老大那堪說

      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來高歌飲

      ,驚散樓頭飛雪

      笑富貴千鈞如發(fā)

      硬語盤空誰來聽?

      記當(dāng)時

      ,只有西窗月

      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

      問渠儂,神州畢竟

      ,幾番離合

      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

      正目斷關(guān)河路絕

      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看試手

      ,補天裂。

      【題解】

      此詞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

      。同甫
      ,辛棄疾好友陳亮(1143-1194)的字。辛
      、陳二人結(jié)識于中原
      。此后辛棄疾南歸在朝為官,陳亮仍是一介布衣
      ,雖然“云泥異路”
      ,卻仍肝膽相照。淳熙十五年(1188)冬
      ,陳亮冒著風(fēng)雪
      ,從浙江東陽跋涉三百里,來到辛棄疾罷官后閑居的帶湖相聚
      。分別后
      ,辛棄疾追之不舍,但為風(fēng)雪所阻
      ,惆悵而歸后寫下一首《賀新郎》寄給陳亮
      。陳亮很快和了一首《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辛棄疾見到陳亮和詞后
      ,寫下了這首詞酬答

      句解

      老大那堪說

      此時的辛棄疾年已五十,解職已經(jīng)八年。這開篇第一句雖是接陳亮和詞中“老大憑誰說”的話頭

      ,卻浸透了辛棄疾幾十年的辛酸苦淚
      。二十出頭,叱咤風(fēng)云
      ;年過半百
      ,理想落空。老大無成
      ,還能有什么話可說呢?

      似而今元龍臭味

      ,孟公瓜葛

      辛棄疾感嘆道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也只有他和陳亮二人的情誼可堪一提

      “元龍”

      ,三國名士陳登的字。陳登憂國憂民
      ,以天下為己任
      。“孟公”
      ,西漢陳遵的字
      。陳尊生性豪爽,嗜酒好客
      ,每宴賓客
      ,為暢飲盡興,便閉上門戶
      ,把客人所乘之車的車轄扔到井中
      ,令客人無法離去。

      辛棄疾連用古代兩個陳姓豪士來比擬陳亮

      ,說自己與陳亮思想一致
      ,志趣相投,互為知音
      。因此盡管和陳亮一別已經(jīng)多日
      ,辛棄疾仍對二人相聚的情形念念不忘。

      我病君來高歌飲

      ,驚散樓頭飛雪

      陳亮來訪時

      ,辛棄疾正臥病于床。多年好友忽然出現(xiàn)在眼前
      ,令病中的辛棄疾一下變得興致勃勃
      。他們登上高樓,對酒高歌,縱談天下

      平日里的辛棄疾

      ,大概只能無言“獨”上高樓。而今日有好友相伴
      ,高歌暢飲
      ,意氣風(fēng)發(fā),竟然使得樓頭的積雪“驚散”
      ,化作片片雪花飛揚
      。這夸張的“飛雪驚散”,將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笑富貴千鈞如發(fā)

      世人覺得重如千鈞的“富貴”在辛

      、陳二人眼中不過輕如毛發(fā),完全可以一笑置之
      。他們看重的
      ,是國家的前途,人民的命運

      硬語盤空誰來聽

      能讓辛

      、陳二人談?wù)摰萌绱思ち野簱P的,必定是收復(fù)中原
      、救濟天下蒼生的大事
      。然而,他們滿腔的熱情
      ,換來的只是“硬語盤空誰來聽”的結(jié)局
      。“硬語盤空”化用韓愈《薦士》詩“橫空盤硬語
      ,妥貼力排奡”
      ,韓詩原意是贊孟郊詩歌語言剛硬,這里借指二人鏗鏘剛直的政治言論

      這些言論盡管益國益民

      ,但是世無知音,治國的良言竟無人采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罢l來聽”之問,其實是反問
      ,因為辛棄疾明知曲高和寡
      ,根本不會有人來聽。這一問
      ,既蘊含著他深深的悲哀
      ,也是對朝廷當(dāng)權(quán)派的嚴(yán)厲指問

      記當(dāng)時,只有西窗月

      當(dāng)時陪伴他們的

      ,只有西窗外泛著冷光的月亮

      可無知無覺的月亮怎能聽懂他們的談話,領(lǐng)會他們的心意呢

      ?清冷的夜里
      ,偌大的空間,只有辛棄疾與陳亮在激昂高歌
      、縱論時勢
      ,他們多么孤獨、多么落寞

      重進酒

      ,換鳴瑟

      境遇的孤獨凄涼,壓不住志士們的慷慨激揚

      。夜雖已深
      ,但他們興致仍濃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斟酒
      ,一次又一次地?fù)Q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他們是要徹夜長談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

      ,這么多的酒
      ,也沒能令辛棄疾在醉中忘懷憂愁。相反
      ,在酒的刺激下
      ,他所有的痛苦、激憤之情一下噴涌而出
      ,勢不可擋

      事無兩樣人心別

      金人侵占中原,并不斷欺壓

      、勒索南宋小朝廷
      ,面對這同樣的事實,人心卻有分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箲?zhàn)派力主收復(fù)失地,重振江山
      ;主和派卻一心求退
      ,只求偏隅一方。

      在辛棄疾看來,這些主和的人簡直不可理喻

      。收復(fù)淪喪的國土
      ,這天經(jīng)地義的事為什么在南宋小朝廷這里就不行了呢?

      問渠儂

      ,神州畢竟
      ,幾番離合

      陳亮在和詞中說,中原的父老大半死去

      ,新生的人忘記了故國和民族
      ,中原將要變成金人的領(lǐng)土。想到這些
      ,辛棄疾悲憤異常
      ,他憤怒地質(zhì)問主和者:你們究竟要讓神州大地在敵人的鐵蹄之下分裂多久?國家的統(tǒng)一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實現(xiàn)
      ?“渠儂”
      ,江浙方言中對他人的稱謂,這里指臨安朝廷的那些當(dāng)權(quán)人物

      汗血鹽車無人顧

      ,千里空收駿骨

      “汗血”,即汗血寶馬

      ,因流汗如血而得名
      ,奔跑如飛。漢武帝為了得到它
      ,曾派二十萬大軍進攻其出產(chǎn)地西域大宛
      。“鹽車”
      ,《戰(zhàn)國策》中有一個千里馬拉鹽車?yán)仟N不堪的寓言
      ,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不能被合理利用。

      本應(yīng)馳騁沙場的汗血寶馬卻被當(dāng)作駑馬來用

      ,何其不幸
      ,何其令人嘆惋!辛棄疾與陳亮的命運就是如此
      。辛棄疾二十三歲南歸后
      ,為抗金復(fù)國獻(xiàn)計獻(xiàn)策,但朝廷卻毫不理會
      。近二十年的宦海生涯
      ,他屢遭打擊,如今已被罷官閑置七年之久
      。陳亮的境遇更加悲慘
      。他力主抗金北伐
      ,“獨奮跡于草野,詆排眾議
      ,倡言恢復(fù)”
      ,獻(xiàn)愛國奏章于宋孝宗,令其赫然震動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忠貞之士
      ,竟然被人“以為狂怪”,幾乎被置于死地

      像辛棄疾

      、陳亮一樣的人才被埋沒、屈辱
      ,而南宋朝廷執(zhí)政者竟然還虛偽地標(biāo)榜自己虛懷若谷
      ,招賢納士。

      《戰(zhàn)國策》記載

      ,燕昭王想招賢
      ,郭隗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有國王想買千里馬,有人替他花五百金買了一幅死馬骨
      ,國王大怒
      。此人辯曰,死馬都肯出五百金
      ,何況活馬
      ,如此一來
      ,世人就都知你買馬的誠意了
      。果然,不到一年
      ,國王就買到了三匹千里馬

      辛棄疾指出,縱然朝廷擺出一副肯花五百黃金購買駿馬死骨的愛才姿態(tài)

      ,對國家百姓又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千里空收駿骨”中的“空”字,不僅是說南宋朝廷的故作姿態(tài)毫無用處
      ,也包含著辛棄疾對自己和陳亮一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的遺憾與怨恨

      正目斷關(guān)河路絕

      大雪茫茫,道路中斷

      ,不通關(guān)河
      。眼前之景令辛棄疾又想到了國家的中興大業(yè)。收復(fù)中原之路不正像腳下的路一樣
      ,被人阻絕了嗎

      我最憐君中宵舞

      ,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盡管如此,抗金志士們也從未放棄過復(fù)國的理想

      。辛棄疾如此
      ,他引為同道的陳亮亦是如此。

      “中宵舞”

      ,用東晉抗戰(zhàn)名將祖逖“聞雞起舞”事
      。據(jù)《晉書·祖逖傳》,祖逖和劉琨二人為好友
      ,共被同寢
      ,每聞中夜雞鳴,祖逖即喚醒劉琨
      ,同去舞劍
      。辛棄疾在此將陳亮比作祖逖,贊賞他逆境之中依然奮發(fā)有為
      、雄心不死的精神

      看試手,補天裂

      “補天裂”

      ,傳說遠(yuǎn)古時候
      ,共工與祝融交戰(zhàn),不勝而怒
      ,頭撞不周山
      ,撞折了天柱,天缺了一個大口
      ,地也陷了下去
      ,水生火起,人民掙扎在苦難之中
      。幸虧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
      ,并砍斷大鰲的四只腳,用它們支起天空
      ,然后
      ,她又治水滅火,使人民擺脫了苦難

      朋友陳亮的堅持與執(zhí)著

      ,令辛棄疾豪興大發(fā)。他鼓勵陳亮
      ,同時也鞭策自己:一定要收復(fù)中原失地
      ,整頓破碎的山河,拯救危難的國勢

      評解

      全詞慷慨悲歌

      ,雄放蒼涼
      ,音節(jié)鏗鏘,讀之字字響亮
      ,如金石擲地
      。辛棄疾閑居帶湖,念念不忘國事之作甚多
      ,卻以此篇最為激憤昂揚

      詞中表現(xiàn)的辛、陳情誼深摯動人

      。杜甫曾用“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表達(dá)他對李白的情誼,而辛棄疾后來在為陳亮寫的祭文中亦有“人皆欲殺
      ,我獨憐才”之語
      。李杜友情傳為千古佳話,四百年后的辛
      、陳情誼
      ,同樣令人唏噓感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68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元)宋褧《菩薩蠻·兩歧流水清如酒》原文賞析
      (元)宋褧菩薩蠻衛(wèi)州道中
      。至元四年一月,與八兒思不花御史同行
      ,按行河南四道兩歧流水清如酒
      ,草根風(fēng)蹙冰皮皺。雪凈太行青
      ,聯(lián)鑣看畫屏
      。按行多雅意,解起澄清志 ?)">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
      唐詩的氣勢豪爽的清剛勁健之美與王維
      、孟浩然等山水詩人同時出現(xiàn)于盛唐詩壇的,有一群具有北方陽剛氣質(zhì)的豪俠型才士
      。他們較熱衷于人世間的功名富貴
      ,動輒以公侯卿相自許
      找?guī)灼鑼懱一ǖ淖魑?描寫桃花的作文
      1、春天來了
      ,桃花開了
      。我和媽媽到老家去做清明,一路蹦蹦跳跳
      , 來到向往已久的桃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