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研究·先秦:《詩經(jīng)》的應用與研究·興觀群怨
《論語·陽貨》云:“小子,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痹诳鬃又埃藗円呀?jīng)認識到了 《詩》的言志、美刺和教化的作用,孔子則首先從理論上對《詩經(jīng)》的政教功用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概括和發(fā)展。
“可以興”,孔安國注:“興,引譬連類?!?(引自劉寶楠《論語正義》,下同)這是從修辭角度解釋。朱熹注: “感發(fā)志意。” (《論語集注》,下同)這是從心理聯(lián)想和教化功能的角度解釋??鬃印翱梢耘d”之興即《周禮》太師“六詩”之興、大司樂 “樂語”之興、《毛詩序》“六義”之興,都是講學詩用詩最基本的方法,不會“引譬連類”“感發(fā)志意” 的方法就無法靈活恰切地用詩?!芭d”是論詩及用詩“感發(fā)志意”的心理聯(lián)想及政教功能。
“可以觀”,鄭玄注:“觀風俗之盛衰。”朱熹注: “考見得失?!薄坝^”有三義,一為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了解民情,以作推行教化的參考。二為觀詩人之志。三為觀用詩人之志。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趙孟曰: “請皆賦以卒君貺;武亦以觀七子之志?!贝藶橛^賦詩人之志。《論語·先進》載: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此為觀讀詩人之志?!坝^”是說詩及用詩的認識價值。
“可以群”,孔安國注:“群居相切磋?!敝祆渥ⅲ?“和而不流。”“群”是說詩及用詩的團結(jié)作用。
“可以怨”,孔安國注:“怨刺上政。”批判社會上某些不良傾向?!霸埂笔菑娬{(diào)詩及用詩的批判諷刺的政治作用。
“事父”、“事君”,朱熹注:“人倫之道,詩無不備,二者舉重而言?!眲氶墩撜Z正義》說: “明詩教有益,故學之可事父事君也?!比巳藢W詩用詩,提高道德修養(yǎng),故可自覺遵守禮義,在維護封建秩序、鞏固封建統(tǒng)治中發(fā)揮作用。
“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朱熹注: “其緒余又足以資多識?!贝擞卸x,其一增長自然知識,可視為《詩經(jīng)》博物學研究之發(fā)端。其二,《詩》中多用 “鳥獸草木”譬喻,熟悉它們的自然屬性,可更準確了解詩人之志,也可更靈活恰切地引譬連類,感發(fā)志意。
以上所論都關涉到《詩》的功用、學《詩》的益處,用 《詩》的方法,從中可見,孔子時代的用詩與春秋時的用詩斷章取義的方法沒有什么不同,但《詩》的實際用途已有所不同:過去國子隨樂師學詩,主要是為了在社會活動中賦詩言志; 而孔子教詩主要突出 《詩經(jīng)》修養(yǎng)道德、涵養(yǎng)性情的功能。以前用詩于諷諫教化,多著眼于對方,“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毛詩序》),而孔子教詩則多著眼于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自由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