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總集。三十六卷。清朱彝尊(生平見《曝書亭集》條)編選,汪森補輯。汪森(1653—1726),字晉賢,號碧巢。安徽休寧人,僑居浙江桐鄉(xiāng)。貢生,官桂林通判、戶部郎中。有《小方壺存稿》等。
《詞綜》共收錄唐、五代、宋、金元詞二千二百五十多首,作者六百五十多家。以時代先后為序,列有作者小傳,間附宋、元人評語。由于“凡稗官野記中有片詞足錄者,輒為采摭,故多他選未見之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一部體現浙西詞派宗旨、兼及“博采”的重要詞集。
《詞綜》卷首有康熙十七年(1678)汪森《序》,又朱彝尊撰《發(fā)凡》十六則,涵括了浙西詞派的主要觀點:推尊詞體,崇尚醇雅,宗法南宋,標舉姜(夔)、張(炎)?!缎颉吩疲骸白杂性姡L短句即寓焉”,“謂詩降為詞,以詞為詩余,殆非通論矣”。《發(fā)凡》云:“言情之作,易流于穢,此宋人選詞,多以雅為目”;“世人言詞,必稱北宋。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姜堯章氏最為杰出”。它針對詞壇頹風而發(fā),亦為開宗立派而發(fā),朱彝尊認為,三百年來“詞之不振”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草堂詩余》長期廣泛的流傳,所以他針鋒相對指出“溫雅芊麗,咀宮含商”(《發(fā)凡》)的標準?!对~綜》便是示人以典范的良方。汪森所謂“庶幾可一洗《草堂》之陋,而倚聲者知所宗矣”(《序》)。正道出了它大異于往昔選本之旨趣,以救弊補偏、宏開宗風為己任的宗旨,它具體反映在《詞綜》的選目和數量兩個方面。朱彝尊所見姜夔詞僅二十余首(見《發(fā)凡》),便全數錄入,不加簡擇。入選數量最多的三家(周密、吳文英、張炎)都是朱彝尊列為姜派的詞人,北宋詞人中選錄最多的是周邦彥(三十七首),而“橫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的蘇東坡,卻只選錄十五首,居于張先諸人之后。就姜派詞人的選目言,史達祖與高觀國被稱為姜夔的羽翼。他們集中出處正大的作品,《詞綜》卻未予問津,就其他詞人選目言,蘇、辛派詞不但入選的數量少,而且所選錄的也往往不足以代表其主要的藝術特色。選蘇詞竟擯落其《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斗盼淘~》一百三十余首中,噴涌著強烈愛國情懷的忠憤之作最引人注目,但《詞綜》所錄的十六首詞,基本上都不屬此類。不過,《詞綜》的纂輯態(tài)度是嚴謹的,朱氏于《發(fā)凡》中列舉所采書目,未得見錄書目,足示其態(tài)度之鄭重。校勘考證方面也很有成績。但是,朱、汪同時又有網羅文獻之志,“博采”固有拾遺輯佚之功,然與推衍理論主張的宗旨,實為兩歧。而由于條件所限,“彼時宋元善本書匿而未出,僅見毛氏所刻與世俗流傳刊鈔各本,故每有錯脫”(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十三)。諸如年序顛倒,姓名錯訛,作品誤收的例子亦非個別?!对~綜》所體現的論詞主張客觀上符合于詞風消長變化的趨勢,是書一出,宗風遂開。浙西詞派由是樹幟,出現了“自竹垞太史《詞綜》出而各選皆廢”(同上)的局面。《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九盛稱朱氏“立說大抵精確,故能選擇不茍如此”。王昶《明詞綜序》亦言此書“為后世言詞者之準則”。文廷式《云起軒詞鈔序》則說:“自朱竹垞以玉田為宗,所選《詞綜》,意旨枯寂,后人繼之,尤為冗漫。以二窗為祖禰,視辛、劉若仇讎,家法若斯,庸非巨謬!”毀譽冷熱,既可見《詞綜》之短長,亦系于風會之轉移,未可遽斷朱素。
始編于康熙九年(1670),朱彝尊初成十八卷,逾數年,廣為二十六卷。汪森復據吳興藏書家處秘本,增補四卷,共三十卷,于康熙十七年(1678)成書并刊行。其后,朱彝尊典試江南事畢,與汪森等再議輯補,不久北返京師,未得遂愿。便由汪森等自行輯補六卷,并挖改修訂前三十卷,合為三十六卷,于康熙三十年(1691)問世?!对~綜》除三十卷原刊本及汪森裘杼樓康熙三十年(1691)刊三十六卷本外,還有嘉慶八年(1803)附王昶增輯《補人》二卷之三十八卷本等。以裘杼樓三十六卷本較為通行。末附人名索引的中華書局影印本,以裘杼樓本為底本整理的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點本(李慶甲校點),都是現行較好的本子。清許昂霄有《詞綜偶評》一卷,為其讀《詞綜》札記以授其從學弟子者。附刻于《查初白詩評》后,唐圭璋輯《詞話叢編》,遂據此析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0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兩宋·富貴詩與乞兒相
下一篇: 利 登《田家即事》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