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
-----陸 游
此詩作于寧宗嘉泰二年(1202),時放翁七十八歲,閑居山陰。
上聯(lián)寫梅花不畏寒冽,笑迎晨風(fēng),紛繁似雪,遍開山中。這種描寫,幾乎是詠梅詩中的套語,??煽吹剑缍鸥υ姟把湓?,江風(fēng)亦自波?!?《江梅》)許渾詩“素艷雪凝樹,清香風(fēng)滿枝?!?《聞薛先輩陪大夫看早梅因寄》)此詩引人注目的是下聯(lián)。詩人用了一個奇特的設(shè)想,極表其愛梅之心: 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化為千萬個人,讓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個放翁呢?吐語不凡?!都t樓夢》寫寶、黛諸人賦菊,其中史湘云《對菊》,有“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之句,寫其依戀菊花之狀,十分傳神。李紈評道:“竟一時舍不得離了菊花,菊花有知,倒還怕膩煩了呢!”前人愛梅,亦有沁香入骨、愛之欲餐之語。但與放翁此詩對梅之狀、愛梅之心相比,高下深淺自見。不過,這種設(shè)想并非放翁首創(chuàng),顯然出自柳宗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xiāng)。”但兩首詩所表現(xiàn)的形象和意境,則全然不同。柳宗元謫居嶺南,萬里投荒,羈情凄凄,愁思郁郁,其狀酸心,其語刻骨。而放翁逸興遄飛,其對梅的狂態(tài)、賞梅的癡情,通過這一設(shè)想,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格調(diào)極高。
自唐以來,世人盛賞牡丹,愛梅還是愛牡丹,幾乎成了人品志趣雅俗高下的一個標(biāo)準(zhǔn)。隱居孤山的林逋,即以愛梅、詠梅著稱。梅以韻勝,以格高,林逋所重,在其韻;放翁所重,在其格。放翁早年師事曾幾,曾幾嘗問:“梅與牡丹孰勝?”放翁以詩作答:“曾與詩翁定詩品,一丘一壑過姚黃?!?《梅花絕句》)梅花的清風(fēng)亮節(jié),于放翁實為同氣,故借梅抒寫懷抱。這是放翁性喜詠梅,而且多詠梅的高格,不同于林逋專寫其清神逸韻的原因。
此詩在放翁眾多的詠梅詩中,更是別具一格。題是梅花,其意在人。不但寫人賞梅之狀,還隱喻其立身之德。上聯(lián)寫梅,只是下聯(lián)寫人的陪襯。詩人為了能與梅花相親,不辭冒著清晨的寒風(fēng)欣賞,則其獨抱孤衷之意,自在言外?;砬|,長在梅前。能與雪潔冰清的梅花心相印、意相通、語相接,則其人之高標(biāo)絕俗,又躍然紙上。反過來,在百花園中,又有哪種名花,能與時窮見節(jié)之士心跡相通?能無愧骨沁幽香、氣傲寒雪之美?也許此譽非梅莫屬了。詠梅為了詠人,詠人又離不開詠梅,梅乎人乎,兩實難分,讀這首詩,應(yīng)于此著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