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夜讀《李廣傳》,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
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
落魄封侯事
誰向桑麻杜曲
看風(fēng)流慷慨
漢開邊
紗窗外
【題解】
辛棄疾并不是第一次讀《史記·李廣傳》
李廣(?-前119)
句解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這段故事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因與匈奴作戰(zhàn)失利而被罷官,閑居在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一天“桃李無言”
李廣無端遭到灞陵亭尉的呵斥輕侮
這個“恨”字
,所責(zé)備的其實(shí)并不僅僅是淺薄勢利、不識英雄的亭尉。亭尉固然可恨可鄙,但朝廷又有誰能識拔這位屢建奇功、一心為國的志士呢?不正是因為朝廷的罷免,才使本應(yīng)馳騁沙場的將軍借酒澆愁,飲罷夜歸嗎?辛棄疾真正“恨”的,是對英才的摧殘。射虎山橫一騎
,裂石響驚弦誰會想到
,今日受小小亭尉侮辱的“故將軍”曾經(jīng)是多么的強(qiáng)悍威猛。辛棄疾沒去寫李廣如何英勇殺敵,只舉了一個日常的例子:一日李廣出獵,誤將草中巨石認(rèn)成老虎,引弓勁射,箭穿石而入。然而
,無論多么神武強(qiáng)悍,無論立下多少功業(yè),李廣終究還是成為了“故將軍”。這令辛棄疾無限感慨。落魄封侯事
,歲晚田園據(jù)《史記·李將軍列傳》
,李廣一生經(jīng)歷大小七十余戰(zhàn),“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雖屢立戰(zhàn)功,但始終未被封侯,晚年更被廢為庶人,閑居山間。對自己的遭遇,李廣憤憤不平。他自言“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辛棄疾贊賞李廣
,同情李廣。李廣的豪情壯志和坎坷遭遇,與他自身如此相似,所以他與李廣“同病相憐”,更對這種不公郁憤難平。誰向桑麻杜曲
,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杜甫《曲江三章》其三云:“自斷此生休問天
,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辛棄疾摘取杜詩,而冠以“誰向”
,表示自己不愿應(yīng)友人之約,像杜詩中描繪的那樣隱居田園,種桑植麻,了此余生。他想要的,是隨李廣獵居南山,騎馬射箭,在雄壯豪邁、慷慨激昂中度過剩下的歲月歷史上
漢開邊,功名萬里
漢代重視開辟疆土
而如今,國家急需能人志士抗擊金兵
、一統(tǒng)大業(yè),辛棄疾的滿腔報國熱情卻無人理會。英雄無報國之門,看來自古如此。更何況當(dāng)下之南宋,朝廷不思進(jìn)取,國勢衰頹,遠(yuǎn)不能與漢朝相比。漢時李廣尚被閑置數(shù)年,辛棄疾的命運(yùn)又會如何呢紗窗外
詞人將視線從桌上的《史記》移向窗外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一詩中有“獨(dú)掩陳編吊興廢
評解
詞人借李廣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萊拉和馬吉努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