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虎
詩應當摸得著,卻不會說
好象圓圓的水果
無語默默
好象拇指把舊獎章?lián)崦?/p>
不作聲
被衣袖磨平
,長滿苔蘚——詩應當不置一詞
好象鳥飛
詩應當乍一看紋絲不動
好象月亮爬上天空
,脫身飛出,好象月亮一枝枝解開
纏繞著夜色的樹
。脫身飛出
,好象冬夜樹葉后的明月拋開一段又一段的記憶——
詩應當乍一看紋絲不動
好象月亮爬上天空。
詩應當確實等于:
不僅僅真實
。代替悲哀歷史的
是空蕩的門口
,是一葉紅楓。代替愛情的
是芳草欠身
,是日月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詩不應隱有所指,
應當直接就是
。(趙毅衡譯)
(美國)麥克利許
麥克利許的《詩藝》既是一首詩,又是一篇形象地闡明意象派原則的詩論
。尤其是詩末兩行,膾炙人口,被廣為引用。1982年5月麥克利許去世,美國各家電臺電視臺報告消息時,朗誦此作,以志悼念。意象派詩壇盟主龐德曾在刊物上發(fā)表過意象派的三點宣言。即直接處理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事物
;絕對不用無助于表現(xiàn)的詞;至于節(jié)奏,應使用音樂性短語,而不要按照節(jié)拍器的節(jié)奏來寫。麥克利許與龐德的主張是一致的。《詩藝》第一段強調(diào)詩的直觀性
,連用了水果、獎章、石欄、飛鳥四個象喻來說明詩既是可以撫觸的,又是緘默的,雖“不置一詞”(無助于表現(xiàn)的詞),卻翩若驚鴻,稍縱即逝據(jù)譯者介紹
,麥克利許善于運用假韻(即半諧韻),詩韻在似有似無之間,富于音樂性,這也體現(xiàn)了意象派摒棄傳統(tǒng)的抑揚格音步、代之以自由詩的短語節(jié)奏的主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sici/57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克萊因
?)">